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7-04 00:58: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短周期元素X、Y、Z,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
A.元素非金属性:Z>Y>X
B.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Z>Y
C.原子半径:Z<Y<X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X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X、Y、Z、W、Q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Z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nnp2n,W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Q的核电荷数是Z与W的核电荷数之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1)X、W的元素符号依次为______、______;
(2)写出Y2的电子式______;
(3)WZ2与XZ2分子的空间结构分别是______和______,相同条件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写分子式);
(4)Q在元素周期表______区(填s、p、d、ds、f),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在形成化合物时它的最高化合价为______.


参考答案:X、Y、Z、W、Q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故L层有4个电子,故X为C元素;Z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nnp2n,s能级最多容纳2个电子,故Z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2s22p4,故Z为O元素;Y的原子序数介于C、O元素之间,故Y为N元素;W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则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4,故W为S元素;Q的核电荷数是Z与W的核电荷数之和,故Q的核电荷数为8+16=24,为Cr元素.
(1)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C元素,W为S元素.
故答案为:C;S.
(2)Y为N元素,氮气分子中N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WZ2为SO2,杂化轨道数为62=3,采取sp2杂化,含有1对孤对电子,故空间结构为V形;XZ2为CO2,杂化轨道数为42=2,采取sp杂化,没有对孤对电子,故空间结构为直线型;SO2是极性分子,CO2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根据形似相溶原理,SO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
故答案为:V形;直线型;SO2.
(4)Q的核电荷数为24,是Cr元素,处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ⅥB族,在元素周期表d区,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3d54s1,在形成化合物时它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
故答案为:d;3d54s1;+6.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已知A、B、C、D、E、F、G为前四周期七种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的基态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C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比未成对电子数多1个,其氢化物常用作致冷剂,D原子未成对电子与周期数相同,在E元素所在周期中的基态该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最小;F原子价电子nsn-lnpn+l;G单质是硬度最大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元素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2)B、C、D三种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键角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填元素符号),常温下硬度最大的B单质、E2F、H2D及H2F的沸点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填化学式)
(3)D元素与氟元素相比,电负性:D?氟元素(填“>”、“=”或“<”),?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填选项序号)-
A.常温下氟气的颜色比D单质的颜色深
B.氟气与D的氢化物剧烈反应,产生D的单质
C.氟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D元素呈正价态
D.比较两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时得电子的数目
(4)离子化合物CA5的晶体中含有多种化学键:但一定不含有的化学键是?(填选项序号)。
A.极性键?B.非极性键?C.配位键?D.金属键
(5)B2A4是重要的基本石油化工原料。B2A4分子中B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1molB2A4分子中含?mol。
(6)如图是E的氯化物的晶胞示意图,最近两个E离子之间距离为a cm,则该晶体密度为?(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


参考答案:(1)3d54s1
(2)O、N、C? C、Na2S 、H2O、 H2S
(3)<? B、C
(4)B、D
(5)sp2杂化 ;? 5
(6)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可推出这几种元素分别是:A是H;B是C;C是N;D是O;E是Na;F是S;G 是Cr。(1)Cr元素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3d54s1?。2)甲烷的键角为109°28′;NH3的键角为键角为107°18′;H2O的键角为104.3°。所以它们键角由小到大的顺序为O、N、C。常温下硬度最大的C单质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Na2S属于离子晶体;H2O及H2S都属于分子晶体。一般情况下沸点的高低顺序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由于在H2O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沸点H2O>H2S。故沸点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 Na2S > H2O > H2S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就越大。由于非金属性F>O。所以电负性F>O。(4)离子化合物NH5可表示为NH4H.在其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配位键。不含有非极性键和金属键。因此选项为B、D。(5)在C2H4中C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2杂化。1mol C2H4分子中含键有4和C—H键和一个C—C键共5个。(6)在每个晶胞中含有的Na+个数为:8×1/8+6×1/2=4;含有的Cl-的个数为:12×1/4+1=4。即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NaCl。最近两个Na+在面对角线的位置的一半,设晶胞的边长为L.其离子之间距离为a cm。。所以。该晶体密度为g/cm3.


本题难度:困难



4、填空题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许多金属及它们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基态Ni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
(2)①已知CrO5中Cr为+6价,则CrO5的结构式为 ??。
②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无色挥发性液体Ni(CO)n ,与Ni(CO)n中配体
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的化学式为?(写出一个即可)。
③铜是第四周期最重要的过渡元素之一,其单质及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已知CuH晶
体结构单元如图所示。该化合物的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
该晶胞中Cu原子与H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cm(用含ρ和NA的式子表示)。

(3)另一种铜金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Au原子位于顶点,Cu原子位于面心,则该合金中Au原子与Cu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若该晶胞的边长为a pm,则合金的密度为_________ 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参考答案:(15分)(1)1s22s22p63s23p6 3d84s2 (2分)?C(碳)(2分)
(2) ①(2分) ②? CN-(C22- 、O22+)(2分)
(2分)
(3) 1∶3(2分)? (197+64×3) ×1030/(a3NA)(3分)


本题解析:(1)基态Ni是28号元素,改进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3d84s2;Ni原子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第二周期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是C或O,其中电负性最小的是C;
(2)①已知CrO5中Cr为+6价,Cr原子周围5个O原子,说明Cr与1个O原子是双键结合其余为单键,O原子成2个共价键,所以CrO5结构式为
②Ni(CO)n中配体是CO,是2原子10个价电子的分子,与它是等电子体的离子有CN-(C22- 、O22+);
③ CuH晶胞中有4个Cu原子和4个H原子,设晶胞棱长为acm,则4×65/NA/a3=ρg/cm3,则a3=4×65/ρ NA该晶胞中Cu原子与H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以4个Cu原子为顶点H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的中心到顶点的距离,正四面体的棱长为面对角线的一半即a,利用数学知识可求正四面体的中心到顶点的距离为×a=a=
(3)位于顶点的原子是该晶胞的1/8,所以顶点上的Au原子的个数是8×1/8=1,位于面心的原子属于该晶胞的1/2,所以Cu原子的个数为6×1/2=3,则该合金中Au原子与Cu原子个数之比为1:3;1pm=1×10-10cm,所以该合金的密度是(197+3×64)/ NA/(a×10-10)3=(197+64×3) ×1030/(a3NA)。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91考试网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周期8种元素单质熔点高低顺序如图1,其中序号“8”代表______(填元素符号);
(2)由j原子跟c原子以1:1相互交替结合而形成的晶体,晶型与晶体j相同.两者相比熔点更高的是______(填化学式),试从结构角度加以解释:______.
(3)元素c的一种氧化物与元素d的一种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元素c的氧化物分子式是______,该分子是由______键构成的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元素d的氧化物的分子式是______.
(4)i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2甲所示(面心立体最密堆积),其晶胞特征如图2乙所示.则晶胞中i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一个晶胞中i原子的数目为______;晶胞中存在两种空隙,分别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三周期8种元素的单质中只有Si为原子晶体,熔沸点最大,由图可知序号“8”代表的为Si,故答案为:Si;
(2)由j原子跟c原子以1:1相互交替结合而形成的晶体为SiC,晶型与晶体j相同,都是原子晶体,但由于C的原子半径小,SiC中C-Si键键长比晶体Si中Si-Si键长短,键能大,因而熔沸点高,
故答案为:SiC;因SiC晶体与Si晶体都是原子晶体,由于C的原子半径小,SiC中C-Si键键长比晶体Si中Si-Si键长短,键能大,因而熔沸点高;
(3)元素c的一种氧化物与元素d的一种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应为CO2和N2O,电子数都为22,其中CO2为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故答案为:CO2;极性;非极性;N2O;
(4)晶胞中距离最近的原子为位于定点和面心位置的两个原子,每个定点周围有3×12×8=12个原子,即配位数为12,晶胞中原子位于定点和面心,晶胞中含有Al的个数为8×18+6×12=4,观察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存在两种空隙,分别是正四面体空隙、正八面体空隙.
故答案为:12;4;正四面体空隙;正八面体空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