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4 00:05:56
1、选择题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煮沸的NaOH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
B.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NaCl溶液和K2S04溶液
C.用过滤操作不能从溶液和胶体的混合物中分离出胶体
D.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据此可以把胶体、溶液和悬浊液区别开
参考答案:A、氢氧化铁胶体制备是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在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A错误;
B、丁达尔现象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NaCl溶液和K2S04溶液需要用焰色反应鉴别,故B错误;
C、溶液和胶体都能通过滤纸,用过滤操作不能从溶液和胶体的混合物中分离出胶体,需要用渗析方法分离,故C正确;
D、把胶体、溶液和悬浊液区别开的依据是分散质微粒直径,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胶体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胶体带电,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D.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
参考答案:A、溶液、胶体粒子均能透过滤纸,故A错误;
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nm之间,而溶液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故B错误;
C、胶体是电中性的,不带电,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证明胶体中的胶粒是带电的,故C错误;
D、用渗析的方法可以分离胶体和溶液,溶液能通过半透膜,而胶体不能,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有关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别这两种物质
C.能用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D.都呈红褐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溶液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错误;B.溶液和胶体的区别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正确;C.溶液和胶体都能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离,错误;D. 氯化铁溶液呈黄色,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错误;选B。
考点:考查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低碳生活”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
B.金属钠可以保存在水中
C.云、雾、烟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参考答案:A.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低碳经济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低碳生活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故A正确;
B.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不能用水保存钠,应该用煤油或石蜡保存钠,故B错误;
C.云、雾、烟都属于胶体,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故C正确;
D.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次氯酸钙,次氯酸钠和次氯酸钙都能作消毒剂,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pH由5.6变为4.3,说明水中溶解了更多的CO2
B.用一束强光照射经过煮沸的三氯化铁溶液有光的通路,说明已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C.常温下铜可溶于浓硝酸,铁不溶于浓硝酸,说明铜比铁更活泼
D.二氧化硫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导电,说明二氧化硫是电解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酸雨的pH降低是由于酸雨中的亚硫酸被氧化生成强酸硫酸造成的,故A错误;B.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可用于鉴别胶体,故B正确;C.铁在浓硝酸中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发生钝化,不能说明铜比铁更活泼,故C错误;D.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导电,但电离出离子的物质是亚硫酸不是二氧化硫,所以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胶体、酸雨、钝化、非电解质的判断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