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22:59:27
1、选择题 下列关于钢铁冶炼的说法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3分)
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原理为:N2(g)+3H2(g)
?2NH3(g) ?△H=" -92.4" kJ/mol?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合成氨工业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填序号)。
①反应压强为20Mpa~50Mpa?②500℃的高温?③铁触媒作催化剂?④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未反应的N2、H2循环到合成塔中。
(2)一定条件下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n(N2)变化如图所示(T-温度)。则T2?T1(填>、=、<),判断的依据是:?
(3)合成氨气所需的氢气可以由水煤气分离得到。涉及反应信息如下:
反应一:C(s)+H2O(g)
H
2(g)+CO(g) 平衡常数K1
反应二:CO(g)+H2O(g)
H2(g)+CO2(g)?平衡常数K2
① K1的表达式:K1=?
②将一定量的H2O(g)和C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以下三组数据:
| 实验组别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
| H2O | CO | H2 | CO | |||
| 1 | 650 | 1 | 2 | 0.8 | 1.2 | 5 |
| 2 | 900![]() | 0.5 | 1 | 0.2 | 0.8 | 3 |
| 3 | T | a | b | c | d | t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氨气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0分)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能30%以上。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入空气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料电池中阳离子的移动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3)电解池中产生2 mol Cl2,理论上燃料电池中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
(4)a、b、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H2O + 2e-= H2↑ + 2OH-?(或2H++ 2e-="==" H2↑)
(2)O2 + 2H2O + 4e-= 4OH-?从左向右?
(3)1 mol?(4)c>a>b
本题解析:(1)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时,阴极是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
(2)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通入空气,说明该电极是正极,氧气得到电子。在原电池中电子通过导线从负极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3)电解池中产生2 mol Cl2,则反应中转移电子4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消耗氧气是1mol。
(4)因为在燃料电池的正极附近产生大量的OH-,而在负极附近,氢离子放电的同时需要消耗OH-,所以其浓度大小顺序为c>a>b。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4分)200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暂停使用和销售含苯丙醇胺的药品制剂。苯丙醇胺(英文缩写为PPA)结构简式如下:
其中Φ-代表苯基。
(1)PP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
(2)它的取代基中有两个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基和____________基。(请填写汉字)
(3)将Φ—、H2N—、HO—在碳链上的位置作变换,可以写出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的5种结构简式分别如下:

请写出另外4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要写出—OH和—NH2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9H13ON?
(2)羟 氨?
(3)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书写,官能团名称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苯环侧链上三个碳原子连成直链时,三个碳原子的位置各不相同,两个取代基在三个碳原子上分布位置共有6种,题目中已给出了5种,依据规律可写出第六种;若苯环侧链上三个碳原子连成
时,则碳原子位置有两种,两个取代基连在位置不同的碳原子上可得两种结构,连在位置相同的两个碳原子上时,则又得到了1种,共4种。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
B.制CuSO4:2Cu+O2=2CuO;Cu+H2SO4(稀)=CuSO4+H2O
C.制Cu(NO3)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D.制Cu(NO3)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