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22:36:28
1、选择题 某有机物含有C、H、O、N等元素,该有机物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无丁达尔效应,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脂肪
B.淀粉
C.蛋白质
D.氨基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有一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Fe2+,NH4+,Cl-,SO42-,HCO3-↑中的几种,取该溶液三份分别进行实验:①滴加甲基橙溶液显红色.②逐渐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最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③加入5mL?0.1mol/L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取上层清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0.2g沉淀.由此推知,原溶液中
A.一定有Al3+,Mg2+,Cl-,SO42-,
B.一定没有 Mg2+,Fe2+,HCO3-
C.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
D.可能有K+,NH4+,C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酸能使甲基橙溶液显红色,铝离子和NaOH溶液反应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白色沉淀能完全溶解,氢氧化镁沉淀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硫酸钡为白色沉淀,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 银.
解答:滴加甲基橙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所以一定不存在HCO3-,逐渐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最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说明一定同时存在镁离子和铝离子,加入5mL?0.1mol/L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一定存在SO42-,取上层清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沉淀,AgCl的物质的量为
=0.0014mol,5mL0.1mol/LBaCl2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1mol,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氯离子,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X为金属元素,X的单质能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Z单质为共用一对电子对的双原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2—的还原性较Z—强
B.Y的氢化物与X2Y所含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C.YO2与Z2均可作为漂白剂,但起漂白作用的原理不同
D.以石墨为电极电解XZ的水溶液,在阴极附近滴入酚酞可观察到溶液显红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K+:1s22s22p63s23p6
B.F:1s22s22p5
C.S2—:1s22s22p63s23p4
D.Ar:1s22s22p63s23p6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构造原理可知,选项ABD都是正确的,C不正确,应该是1s22s22p63s23p6,答案选C。
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的正误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重要的考点,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检验。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构造原理的含义,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铁溶液腐蚀线路板:Cu+2Fe3+═Cu2++2Fe2+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氯气溶于水制次氯酸:
D.氨水中滴加氯化铝溶液:Al3++4NH3?H2O=+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
B.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为弱酸;
D.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
解答:A.氯化铁溶液腐蚀线路板的离子反应为Cu+2Fe3+═Cu2++2Fe2+,遵循电子、电荷守恒,故A正确;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反应为HCO3-+H+=H2O+CO2↑,故B正确;
C.氯气溶于水制次氯酸的离子反应为Cl2+H2O=H++Cl-+HClO,故C正确;
D.氨水中滴加氯化铝溶液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氢氧化铝的两性,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