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式》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练习版)(九)

时间:2019-06-28 21:49: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附加题)R、Q、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Q元素在自然界中组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比为3:4;R与Y、Z与Y均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2:1的两种化合物.据此回答:
(1)由R、X、Y三种元素可组成多种化合物,写出两种常见的不同类型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在Q和X组成化合物(QX)2中,Q、X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则(QX)2的电子式是______.
(3)已知R与Q可组成化合物甲,R与Y可组成化合物乙,其中一个甲分子有10个电子,而一个乙分子有18个电子.
①甲的结构式是______;乙分子中共价键数是______.
②甲是一种重要的能源,通常状况下,1mol甲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890kJ的热,若此时燃烧40g的甲,产生的热量是______kJ.
③在酸性条件下,向FeI2的淀粉溶液中加入乙,溶液变蓝.当1molFe2+被氧化成Fe3+时,反应中电子转移为4mo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参考答案:R、Q、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Q元素在自然界中组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则Q为C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比为3:4,则Y为O元素;X原子序数介于Q、Y之间,所以X为N元素;R与Y、Z与Y均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2:1的两种化合物,则R为H元素,Z为Na元素.
所以R为H元素,Q为C元素,X为N元素,Y为O元素,Z为Na元素.
(1)由R、X、Y三种元素可组成多种化合物,常见的有硝酸HNO3,属于共价化合物;硝酸铵NH4NO3,属于离子化合物.
故答案为:HNO3、NH4NO3.
(2)Q和X组成化合物(QX)2为(CN)2,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氮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R为H元素,Q为C元素,Y为O元素;R与Q可组成化合物甲,甲分子有10个电子,则甲为CH4;R与Y可组成化合物乙,乙分子有18个电子,则乙为H2O2.
①甲为CH4,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结构式为;乙为H2O2,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氧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分子中含有3个共价键.
故答案为:;3.
②40gCH4的物质的量为40g16g/mol=2.5mol,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90KJ×2.5mol1mol=2225KJ.
故答案为:2225.
③在酸性条件下,向FeI2的淀粉溶液中加入H2O2,H2O2有强氧化性,溶液变蓝,说明生成I2.当1molFe2+被氧化成Fe3+时,1molFe2+提供的电子为1mol,反应中电子转移为4mol,所以I-提供3mol电子,即Fe2+与6I-按1:3被氧化.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6I-+4H2O2+8H+=2Fe3++3I2+8H2O.
故答案为:2Fe2++6I-+4H2O2+8H+=2Fe3++3I2+8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有X、Y、Z三种主族元素形成的3种离子X(n+1)+,Y?m-,Z?m+,已知m>n,X(n+1)+比Z?m+多一个电子层,Z与Y同周期,则进行下列推断:
(1)X、Y、Z三种原子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2)X(n+1)+、Y?m-、Z?m+三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依次减弱,酸性依次增强的顺序是______.


参考答案:有X、Y、Z三种主族元素形成的3种离子X(n+1)+,Y?m-,Z?m+,X、Z为金属元素,Y为非金属元素.Z与Y同周期,则原子序数Y>Z.已知m>n,X(n+1)+比Z?m+多一个电子层,则X位于Y、Z所在周期的下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X与Z相等,或Z比X多.
(1)由上述分析可知,Z为金属元素,Y为非金属元素,Z与Y同周期,原子序数Y>Z,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Z>Y;X位于Z的下一周期,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X>Z,故原子半径X>Z>Y,故答案为:X>Z>Y;
(2)X位于Y、Z所在周期的下一周期,所以X(n+1)+与Y?m-具有相同电子层,电子层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Y?m->X(n+1)+;X(n+1)+比Z?m+多一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X(n+1)+>Z?m+,所以离子半径Y?m->X(n+1)+>Z?m+,
故答案为:Y?m->X(n+1)+>Z?m+;
(3)X(n+1)+比Z?m+多一个电子层,则X位于Y、Z所在周期的下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X与Z相等,或Z比X多,所以金属性X>Z,Z为金属元素,Y为非金属元素,所以三种元素按X,Z,Y顺序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依次减弱,酸性依次增强的顺序是XZY,
故答案为:XZY.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E>D>A>B>C,且A、B、D、E同周期,A、C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91考试网
?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多1,D元素的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2倍,E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据此填空:
(1)指出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2)D和E两种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元素符号)______,
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填写字母序号)______;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熔沸点?B.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熔沸点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比较这两种元素置换能力的强弱
(3)C、D、E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填写化学式)


参考答案: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E>D>A>B>C,根据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为Si元素,A、C同主族,则C为C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多1,则B为Al元素;D元素的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2倍,应为S元素,E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应为Cl元素,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Si元素,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ⅣA族,最低负化合价为-4,氢化物的化学式为SiH4,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SiH4;
(2)S和Cl在同一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非金属性Cl>S;
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应从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或单质的氧化性强弱等角度比较,不能从物理性质角度分析,故选CD,
故答案为:Cl;CD;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C,则酸性:HClO4>H2SO4>H2CO3,
故答案为:HClO4>H2SO4>H2CO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B、C、D、E均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元素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B元素原子和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2.C和D形成的化合物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E元素的气态单质、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
(1)上述4种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由大到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B、C形成的化合物(比空气重)的结构式为______;
(3)C、D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物质X,其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X的电子式为______;
(4)E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5)Y是C的气态氢化物.常温下,将D的单质投入Y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______(填“能”、“不能”)作为设计原电池的反应原理.


参考答案:B、C、D、E均是短周期元素,B元素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B为碳元素;B元素原子和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2,则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或2,C和D形成的化合物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含有钠元素,则D为Na元素,C不能是金属元素,C的原子序数小于Na,故C为氧元素;E元素的气态单质、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NaOH反应,则E为Cl元素,
(1)上述4种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由大到小排列为:Cl、Na、O、C,
故答案为:Cl;Na;O;C;
(2)C、O形成的化合物(比空气重)为CO2,分子中C原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其结构式为 O=C=O,故答案为:O=C=O;
(3)O、Na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物质X为Na2O2,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
(4)E为Cl元素,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5)常温下,将Na的单质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能作为设计原电池的反应原理,
故答案为:2Na+2H2O=2Na++2OH-+H2↑;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的原子序数相差8,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单质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A<C
B.元素A与B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C>D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B>rC>rD>rA


参考答案: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应为O元素,A、C的原子序数相差8,则C为S元素,B单质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应为Na元素,可D应为Cl元素,
A.非金属性O>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A错误;
B.O与Na可生成Na2O或Na2O2,故B错误;
C.非金属性Cl>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C错误;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rNa>rS>rCl>rO,即rB>rC>rD>rA,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