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练习题(六)

时间:2019-06-28 21:46: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 酸性氧化物:SO2、NO、CO2、SiO2
② 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③ 明矾、小苏打、硫酸钡、HClO均为电解质 
④ 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
⑤ 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
A.①和 ③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NO不是酸性氧化物,①错误;②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②错误;③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明矾、小苏打、硫酸钡、HClO均为电解质,③正确;④漂粉精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不是胶体,④错误;⑤由不同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液氯是单质,⑤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分类的有关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 根据碳酸钠溶于水呈碱性,碳酸钠既属于盐,又属于碱。
② 根据反应前后是否有化合价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悬浊液
④ 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碳酸钠溶于水呈碱性是因为水解显碱性,碳酸钠属于盐,①错误,② 根据反应前后是否有化合价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③错误,④ 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的分类、分散系、物质的分类等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本身属于非电解质,溶于水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属于电解质的物质是(    )
A.氯化钠
B.氯气
C.三氧化硫
D.乙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溶于水化学键被破坏的是
A.液溴
B.干冰
C.蔗糖
D.硫酸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液溴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干冰属于电解质,水溶液能导电,溶于水,化学键破坏;C.蔗糖属于非电解质;D、硫酸钡属于电解质,难溶于水,水溶液不能导电;答案选B。
考点:电解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和类别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大基本反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一元酸、二元酸是根据酸电离出氢离子的个数进行分类的,如CH3COOH含有4个H,但为一元酸,故①错误;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故②正确;③根据分散质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③错误;④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为化合反应、分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解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故④正确;故选D.
考点:物质的分类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