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量》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押题版)(七)

时间:2019-06-28 21:34: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2.8L(标准状况),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g
B.4g
C.7.8g
D.10g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浓度均为6 mol·L-1的盐酸和硫酸各100 mL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体积比为2∶3,则加入铁粉的质量是
A.11.2 g
B.25.2 g
C.16.8 g
D.33.6 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若铁粉过量,则生成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2,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体积比为2∶3,可知铁粉对盐酸过量,对硫酸不足,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为0.3mol,则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0.45mol,参加反应的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45mol,质量为0.45mol×56g/mol="25.2g" ,答案选B。
考点:通过铁粉与酸的反应考查过量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请填空:

(1)AB段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3)原混合物中H2SO4物质的量为         mol。


参考答案:(1).  Fe+2Fe3+=3Fe2+ (2). 1.0  (3). 0.5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的一份混合液中加入铜粉,铜被硝酸氧化为铜离子。由于n(Cu)=9.6g/64g·mol-1="0.15" mol根据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可知n(NO3-)=(3/2)n(Cu)=0.1mol.所以C(NO3-)=n/V=0.1mol/0.1L="1.0" mol/L.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各个阶段发生的反应为:O→A:Fe+4H++NO3-=Fe3++NO↑+2H2O;A→B:Fe+2Fe3+=3Fe2+;B→。C:Fe+2H+=Fe2++H2↑发生第一个反应消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 ( H+)=4n(NO3-)=0.4mol,发生第三个反应消耗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 ( H+)="2n" (Fe)=2(14.0-8.4)g/56g.mol-1.="0.2" mol. n ( H+)总=0.4mol+0.2mol=0.6mol.因为n ( H+)总=2n(H2SO4)+n(HNO3),硝酸产生的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相等,所以n(H2SO4)="n" ( H+)总-n(HNO3)={0.6mol-0.1mol}/2="0.25" mol.原来的混合溶液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含有硫酸0.25 mol,所以一共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 5 mol。
考点:考查硫酸、硝酸的混合液与变价金属发生在各个阶段的反应及实质的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4、填空题  (1)已知10g CaCO3分解需要吸收17.56kJ 热量,请写出碳酸钙分解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加热5.00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反应完成后混合物的质量减少了0.31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g。


参考答案:(4分)(1)CaCO3(s)=CaO(s) +  CO2(g) ΔH=+175.6kJ·mol-1   (2)4.16


本题解析:(1)10g CaCO3分解需要吸收17.56kJ 热量,则1mol即100g碳酸钙分解需要消耗的能量是175.6kJ,因此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aCO3(s)=CaO(s) +  CO2(g) ΔH=+175.6kJ·mol-1。
(2)碳酸氢钠分解的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H2O+CO2↑   △m↓
2×84g       106g                62g
m                              0.31g
解得m=(62g×0.31g)÷168g=0.84g
所以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5.00g-0.84g=4.16g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混合物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答题能力,在计算碳酸钠的质量时,注意利用好差量法,注意有关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总结。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物质A加热时按下式分解:2A=3B+2C+D(产物均为气体),现测得由生成物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22.86倍。则反应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2.86 
B.45.72
C.80.01 
D.137.16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生成物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22.86倍,则生成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2.86×2=45.72。设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是2mol,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M÷(3+2+1)=45.72,解得M=137.16,所以答案选D。
点评:该题的关键是是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得出生成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然后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列式计算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