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21:24:14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焰色反应实验后,用稀硫酸洗净铂丝,灼烧至无色,以除去残留在铂丝上的试剂
B.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含有Ag+
C.欲除去氯气中少量氯化氢气体,可将此混合气体通过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D.托盘天平称取58.50g食盐,加1升水配制成溶液,NaCl溶液浓度为1mol·L-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焰色反应实验后,用稀盐酸洗净铂丝;B项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不一定含有Ag+,也可能含有SO42-;C正确;D项托盘天平只能称取到0.1g,不能称取58.50g食盐,只能称取58.5g。
点评: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各图所示的气密性检查中均涉及了压强差原理的利用,A、C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B、D利用被封闭的气体与外界存在压强差,但D中上下移动左管时,液面相平,说明为连通器,气体没有被封闭,即气密性不好。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13分)?某同学欲配制100mL0.20mol,L-1的KCl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1.49gKCl固体,并放入烧杯中;
(B)加入约3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恢复至室温;
(C)将KCl溶液由烧杯小心倒入100mL容量瓶中;
(D)然后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标线1-2cm处,轻轻摇动容量瓶并静置片刻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
(E)使溶液凹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好,上下翻转摇匀后装瓶。
(1)该学生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 _____(填写编号)。
(2)下面哪些操作会导致所配的100mLO.20mol/L的KCl溶液浓度降低_? ___。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三次直到洗净,? (B)称量KCl固体时将砝码放在左盘
(C)未洗涤转移KCl溶液的烧杯,? (D)转移KCl溶液时有KCl溶液溅出
(E)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3)若用O.2mol,L-1的KCl溶液配制0.05mol,L-1的KCl溶液200.0mL,需要O.20mol,L-1的KCl溶液?mL,
(4)已知在标准状况下1L水可以溶解VLHCl气体,此时所形成的溶液密度为ρg/mL,(相对原子质量Cl35.5? H 1),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参考答案:(14分)(1) ACD;(全对4分,对2个得2分)
(2) BCDE?(每个一分共4分,多填错填1个扣1分不计负分)
(3)? 50.0mL,(3分)
(4)c(HCl)=? (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A.定容是俯视液面
B.容量瓶洗净后有少量水残留
C.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
D.所用的氢氧化钠已吸水潮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偏高,因为实际体积比所观察体积小。
B无影响。
C偏低,使溶质物质的量变少。
D偏低,溶质物质的量减少。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浙江春晖中学高三年级2008学年第一学期十二月月考,化学,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氯水存放于棕色广口瓶中?②可用氯化铁溶液除去试管内难以刷去的铜迹?③在200 mL 烧杯中,加入80 mL 水和20g KNO3晶体,配制质量分数约为20%的KNO3溶液。 ④取钠切割后,将剩余的钠块放入废液缸?⑤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⑥在500 mL容量瓶中加入12.5g胆矾和500 mL水,配制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
A.②⑤
B.①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氯水中含有见光易分解的HClO,且氯水是液体,故存放于棕色细口瓶中;②由于Cu与Fe3+反应,故可用氯化铁溶液除去试管内难以刷去的铜迹;③在200 mL 烧杯中,加入80 mL 水和20g KNO3晶体,配制质量分数约为20%的KNO3溶液,该操作正确;④取钠切割后,将剩余的钠块应放回原瓶;⑤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该操作正确;⑥中部应将12.5g胆矾放在500 mL容量瓶中配制溶液,并且加水至刻度线,不是加500 mL水来配制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故该说法错误。综上所述,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