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8 20:48: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须相互接触的是(  )
A.蒸馏操作中,温度计与烧瓶中的液体
B.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参考答案:A、蒸馏实验控制的是蒸气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A错误;
B、过滤操作中为防止滤液飞溅,漏斗颈紧贴烧杯内壁,故B正确;
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颈要紧贴烧杯内壁,故C正确;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滴管尖端不能接触试管内壁,故D错误.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4分)实验室配制480 mL 0.5mol/L的NaOH溶液,请填写下列空白:
(1)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该溶液需取NaOH晶体________________g。
(3)某同学俯视观察液面,会使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
某同学溶解后未冷却至室温便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所配溶液浓度会__________
某同学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称量时间过长,所配溶液浓度会__________
(4)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收集氨气时,应该在集气瓶口塞一团棉花,A不正确。B中锌电极应该插入到硫酸锌溶液中,铜电极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B不正确。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所以应该是长口进,短口出,D不正确。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②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用直接蒸馏法能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
③由于胶粒的直径比离子大,所以淀粉溶液中混有的碘化钾可用渗析法分离
④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液,先加入适量浓溴水,再过滤、分液,即可实现
⑤由于高级脂肪酸钠盐在水中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 nm之间,所以可用食盐使高级脂肪酸纳从皂化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析出
⑥不慎把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⑦用稀溴水滴入苯酚溶液中制备2,4,6-三溴苯酚
⑧实验室使用体积比为1:3的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制乙烯时,为防加热时反应混合液出现暴沸现象,除了要加沸石外,还应注意缓慢加热让温度慢慢升至170℃


参考答案:③⑤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B.在苯和甲苯中分别滴加几滴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振荡,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均褪色
C.在乙醇中加入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反应剧烈而迅速消失
D.在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的溶液中,加几滴硝酸银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乙炔中含碳量高,燃烧伴有黑烟,正确。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不正确。钠的密度比乙醇的大,应该沉在下面,乙醇羟基上的氢不活泼,和钠反应很缓慢,C不正确。在滴加硝酸银溶液之前,需要先加酸中和氢氧化钠,D不正确。所以答案是A。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