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5 23:44:05
1、选择题 前一段时间,持续三个月之久的泰国水灾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场泰国历史上最大的洪水灾害已经造成了356人死亡,900万人受灾,经济损失严重.“84消毒液”、明矾等是灾后居民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质,已知“84消毒液”中有效成分NaCl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7.45gNaClO中含有6.02×1022个NaClO分子
B.1.00molNaClO中所有ClO-的电子总数为26×6.02×1023
C.1L2mol/L明矾经水解反应可得到氢氧化铝胶体粒子数目为2×6.02×1023
D.2.00mol明矾完全溶于1.00L水中,得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A.NaClO 为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
B.1molClO-中含有26mol的电子;
C.胶体粒子是大量微粒的集合体;
D.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水的体积.
解答:A.NaClO 为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故A错误;
B.1molClO-中含有26mol的电子,所以电子总数为:26×6.02×1023,故B正确;
C.胶体粒子是大量微粒的集合体,故氢氧化铝胶体粒子数目小于三价铝离子数目,故C错误;
D.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水的体积,所以2.00mol明矾完全溶于1.00L水后,溶液的体积无法确定,故浓度无法确定,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84消毒液”中有效成分NaClO为知识背景,实际考查了NA的有关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2、填空题 某科研小组以难溶性钾长石(K2O?Al2O3?6SiO2)为原料,提取A12O3、 K2CO3等物质,工艺流程如下:
(1)“煅烧”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
①钾长石中的硅元素在CaCO3作用下转化为CaSiO3,写出SiO2转化为CaSi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钾长石中的钾元素和铝元素在Na2CO3作用下转化为可溶性的NaAlO2和 KAlO2,写出Al2O3转化为NaAl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NaAlO2和KAlO2易发生如下反应:AlO2-+2H2OAl(OH)3+OH-。
“浸取”时,应保持溶液呈______性(填“酸”或“碱”)。“浸取”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转化”时加入NaOH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上述工艺中可以循环利用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和水。
参考答案:(1)①CaCO3+SiO2CaSiO3+CO2↑?(3分)
②Na2CO3+Al2O32NaAlO2+CO2↑?(3分)
3? CuCl? FeCl2(3分)?
② Cl-+ CuCl = [CuCl2]-(2分)
③ 4FeCO3 + O24CO2 + 2Fe2O3(3分)
④ CuCl2、 NaCl (4分)
(2)(共4分)不会产生SO2污染大气(2分),不用煅烧黄铜矿从而节约热能 [或可得副产品铁红和硫,合理答案都行。2分]
本题解析:(1)①读图可知,缺少的生成物为FeCl2、CuCl,硫元素由—2升为0,设CuFeS2的系数为1,则2个硫原子升高总数为4,铜元素由+2降为+1,1个铜原子降低数为1,由于升降总数相等,则铁元素由+3降为+2,需要3个铁原子降低总数3,则CuFeS2+3FeCl3=CuCl+4FeCl2+2S;②依题意,难溶的CuCl与可溶的NaCl在水中发生反应,其原理为Cl-+ CuCl = [CuCl2]-;③依题意,该反应的反应物是FeCO3和O2,生成物是Fe2O3和CO2,铁元素由+2升为+3价,氧元素由0降为—2价,根据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可得:4FeCO3 + O24CO2 + 2Fe2O3;依题意,Na[CuCl2]在水中发生反应V,铜元素由+1部分升高为+2,部分降低为0,则溶液A中含有Cl-、Cu2+和Na+,所以推断A的溶质主要是CuCl2和NaCl;(2)传统方法需要高温煅烧,不仅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还产生大量的SO2等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新方法的优点是不会产生SO2污染大气,不用煅烧黄铜矿从而节约热能,可得副产品铁红和硫。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SO42-
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煤气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D.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再加入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CO3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若原溶液中含有SO32-离子,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BaSO3沉淀,再加稀硝酸时,由于硝酸有强的氧化性,能把BaSO3沉淀氧化为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BaSO4沉淀。所以不一定含有SO42-。错误。B.焰色反应的步骤是:洗、烧、蘸、烧、洗。若是观察K元素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来滤去Na元素的黄色的火焰的干扰,进行观察。正确。C.NH4+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向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若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证明含有NH4+。正确。 D.CO32-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向-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再加入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正确。42-、CO32-、NH4+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焰色反应的实验步骤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能把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加热)?(?)
A.Ba(OH)2
B.KOH
C.NaOH
D.AgNO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物质的鉴别。鉴别物质时一般首先考虑物理性质,例如颜色,溶解性等。然后再利用化学性质。NH4-一般用强碱检验。SO42-一般用钡盐检验,所以用氢氧化钡检验,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C不反应,D中既有白色沉淀,又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生成。答案是A。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0.5mol?Al2(SO4)3中含有的Al3+离子数为
A.3.01×1023
B.6.02×1023
C.1.202×1024
D.2mo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N=nNA结合物质的构成计算.
解答:0.5mol?Al2(SO4)3中n(Al3+)=0.5mol×2=1mol,
则N(Al3+)═nNA=1mol×6.02×1023/mol=6.02×102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N=nNA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