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5 23:40:19
1、选择题 化学概念和物质的分类在逻辑上存在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列选项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酸、碱
B.化合物、电解质
C.溶液、胶体
D.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成分或主要成分相同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
B.冰和干冰
C.小苏打和烧碱
D.钢铁和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两物质化学成分为碳;B项干冰的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碳;C项小苏打的化学成分为NaHCO3,烧碱为NaOH;D项钢铁是铁的合金,煤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物.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贴有下列危险品标志的药品起火时,不能用水灭火的是
A.剧毒品
B.遇湿易燃物品
C.腐蚀品
D.有害品(远离食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药品起火时,以下四种物质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
(1)比水轻的易燃液体火灾,如汽油,煤油等火灾,不能用水扑灭.因为水比油的比重大,油浮于水面之上仍能继续燃烧.
(2)容易被损坏的物质,如图书,档案和精密仪器等不能用水扑救.
(3)对于高压电器火灾是不能用直流水扑救的,因为水具有一定的导电性.
(4)与水起化学反应,分解出可燃气体或产生大量热能的物质,如钾,钠,钙,镁等轻金属和电石等物质的火灾,禁止使用水扑救.
结合各标志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气体标志,有毒气体起火时能用水来灭火,故A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遇湿易燃物品标志,起火时不能用水灭火,故B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腐蚀品起火时能用水来灭火,故C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有害品(远离食品)标志,有害品(远离食品)起火时能用水来灭火,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危险品标志,难度不大,了解起火时,不能用水灭火的物质的性质、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试剂不能用来鉴别乙酸、乙醇、苯的是
A.金属钠
B.溴水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钠:与乙酸反应剧烈,与乙醇反应较平和,不与苯反应
溴水:与乙酸、乙醇都互溶(溴水中的微量氢溴酸不足以和乙醇反应),与苯发生萃取分层(上层橙黄,下层几乎无色)
碳酸钠:与乙酸反应放出大量气体,与乙醇互溶,与苯分层(两层都为无色)
紫色石蕊:遇乙酸变红,与乙醇互溶,与苯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色)
故选溴水B。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除去NaNO3中少量NaCl、Ca(NO3)2杂质,所用试剂及其顺序正确的是
A.AgNO3、Na2CO3、HNO3
B.AgNO3、Na2CO3、HCl
C.Na2CO3、AgNO3、HNO3
D.AgNO3、K2CO3、HNO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除杂的原则,选择适当的试剂,NaCl用硝酸银溶液、Ca(NO3)2用Na2CO3溶液;再根据除杂的试剂是过量的,确定试剂的顺序以及所需试剂,为了把过量的硝酸银溶液除去,可用Na2CO3溶液来除,最后过量的Na2CO3溶液可用硝酸来除,而过量的硝酸可加热挥发。首先加入过量的硝酸银,将氯离子全部沉淀,因此溶液中就有了过量的Ag+离子,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Ca+和Ag+都形成沉淀,这样溶液中就有了过量的CO3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将CO3?2-变成CO2除去,溶液中含有了过量的HNO3,因为硝酸易挥发,加热可以将硝酸除去,最后得到纯净的NaNO3.故选A。
考点: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