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5 23:39:18
1、实验题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下列实验用品或仪器(已洗涤干净)使用时的第一步操作:
①石蕊试纸(检验气体性质)?
②容量瓶?(2)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或操作以及结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A.用托盘天平称量5.85 g氯化钠晶体
B.仅用蒸馏水和pH试纸,就可以鉴别pH相等的H2SO4溶液和CH3COOH溶液
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
D.不宜用瓷坩埚灼烧氢氧化钠、碳酸钠E. 量筒内液体体积读数为10.0 mL时,全部倒入烧杯内的实际体积也是10.0 mL
F. 100 mL容量瓶内液面正好达到刻度线时,全部倒入烧杯内的实际体积也必为100 mL
(3)欲量取15.00 mL Na2CO3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___________次。
参考答案:⑴①将石蕊试纸润湿?②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2)B D E? (3)碱式滴定管? (4) 4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方法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A.进行焰色反应时,所用铂丝先用NaOH溶液洗涤并充分灼烧
B.氯代烃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后用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检验氯代烃中的氯原子
C.等体积的pH都为3的酸HA、HB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HA放出的H2多,说明酸性:HA>HB
D.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加入试剂顺序是Na2CO3、Ba(OH)2、盐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进行焰色反应时,所用铂丝先用盐酸溶液洗涤并充分灼烧,A错误。等体积的pH都为3的酸HA、HB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HA放出的H2多,C(HA)>C(HB ),C错误。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加入试剂顺序是Ba(OH)2、Na2CO3、盐酸,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物质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A.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磨口玻璃塞
B.氢氟酸用玻璃瓶盛装
C.Fe2(SO4)3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D.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是黏性的物质,能把玻璃塞黏住,所以不能盛放在用玻璃塞的玻璃瓶中,故错;
B项:氢氟酸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而粘住,故氢氟酸保存在塑料塞的玻璃瓶中,防止瓶口和塞子粘住,故错;
C 项:Fe2(SO4)3溶液能与铁反应,故错。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试剂的存放,难度不大,要根据试剂的化学性质选取相应的贮存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关于仪器“0”刻度位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量筒的上端
B.在滴定管的上端
C.在托盘天平标尺的正中
D.在托盘天平标尺的右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量筒没有0刻度,故A错误;
B、滴定管0刻度在上端,故B正确;
C、托盘天平0刻度在刻度尺的左端,故C错误;
D、托盘天平0刻度在刻度尺的左端,故D错误,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实验题的考查,难度不大。明确常见仪器的构造特点,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总结,并能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采取的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①甲同学用手取氯化钠;②乙同学用灯帽盖灭酒精灯;③丙同学给30mL试管中的20mL液体加热;④丁同学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⑤戊同学将浓硫酸倒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稀释;⑥己同学配制NaOH溶液时,将NaOH固体在烧杯中溶解后,立即注入容量瓶中.
A.只有②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⑤⑥
D.全部正确
参考答案:①固体氯化钠药品的取用要用药匙或纸槽,故①错误;
②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可用嘴吹,防止导致内部酒精燃烧爆炸,故②正确;
③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二,不能少于四分之一,所以30mL试管中盛放液体要小于20mL,大于7.5mL,故③错误;
④酒精、水以及碘是互溶的,不会发生萃取现象,故④错误;
⑤量筒不能作为稀释仪器,只能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故⑤错误;
⑥容量瓶不能倒入超过使用温度的热溶液,可待液体冷却后再注入容量瓶中,故⑥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