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5 23:38:57
1、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或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中铜丝主要起氧化剂的作用
B.用钠可以检验某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C.制取乙酸乙酯时,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
D.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中铜丝主要起催化剂的作用,故A错误;钠可以与酒精反应,也可以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用钠可以检验某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可以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有水,故B错误;制取乙酸乙酯时,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故C正确,为本题的正确答案;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时,乙烯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混入了新的杂质,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的基本概念,涉及考查了物质的检验,化学的部分实验,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本题难度适中。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实验室用下列方法测定某水样中O2的含量。
(1)用如图所示装置,使水中溶解的O2在碱性条件下将Mn2+氧化成MnO(OH)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①打开止水夹a和b,从A处向装置内鼓入过量N2,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注射器抽取20.00 mL某水样从A处注入锥形瓶。
③再分别从A处注入含m mol NaOH的溶液及过量的MnSO4溶液。
④完成上述操作后,下面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c是长橡胶管,使用较长橡胶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I-将生成的MnO(OH)2再还原为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OH)2+2I-+4H+===Mn2++I2+3H2O。
实验步骤:
⑤打开止水夹a、b,分别从A处注入足量NaI溶液及含n mol H2SO4的硫酸溶液。
⑥重复④的操作。
(3)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步骤(2)中生成的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2Na2S2O3===2NaI+Na2S4O6。
实验步骤:
⑦取下锥形瓶,向其中加入2~3滴__________作指示剂。
⑧用0.005 mol·L-1的Na2S2O3滴定至终点。
(4)计算。滴定过程中,滴定前后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如图所示。
⑨经计算,此水样中氧(O2)的含量为________mg·L-1。
参考答案:(1)2Mn2++O2+4OH-===2MnO(OH)2
①赶走装置内空气,避免空气中O2的干扰
④关闭止水夹a、b,将锥形瓶中溶液充分振荡;便于实验过程中振荡锥形瓶
(3)⑦淀粉溶液? (4)⑨9.4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B.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C.用玻璃棒蘸取未知浓度的盐酸,点在湿润的pH 试纸上测定其pH
D.将4.0 gNaOH加入100 mL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1mol·L-1的NaOH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中氯气的通入应该长进短出,错误;C项中水的流向应是下进上出,错误;D项中要用玻璃棒,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 实验 | 操作 |
A | 钠与水反应 |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立即切下绿豆大小的钠,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
B | 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 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自来水和几粒沸石,连接好装置,加热蒸馏烧瓶,用锥形瓶收集流出的液体 |
C | 除去氯化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铝 |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后加盐酸至恰好溶解 |
D |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正确,烧杯中的水不能盛满;B不正确,缺少冷凝管;D不正确,容量瓶不能溶解固体,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