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5 23:38:57
1、实验题 (7分)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NaOH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转化为BaCO3沉淀,然后用酚酞作示剂,用标准盐酸滴定。试回答:
(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为什么不会使BaCO3溶解而影响NaOH含量的测定?
(2)?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如何突变??
(3)?滴定时,若滴定管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到终点,则能否由此得出准确的测定结果?为什么??
(4)?能否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若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测定结果如何?
参考答案:(7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在装有Na2O2的试剂瓶上应贴的标志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A.科学方法
B.讲授
C.实验
D.模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的许多以重大发现和研究超过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某生用0.1000mol/L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00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 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液面的刻度。
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
(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3)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5)若称量一定量的KOH固体(含少量NaOH)配制标准溶液并用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1)中和滴定按照检漏、洗涤、润洗、装液、滴定等顺序操作,故答案为B D C E A F
⑵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防止稀释标准液。
⑶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引起待测物质物质的量变多,则滴定结果的偏高。
⑷滴定时,当溶液颜色变化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可说明达到滴定终点,故答案为: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⑸根据c(酸)=c(碱)×V(碱)/ V(酸),判断对相关物理量的影响:NaOH式量小,引起所耗V(碱)小,测定结果偏低。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述实验能到达预期目的的是
?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4滴稀硫酸,煮沸几分钟, 冷却,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 检验蔗糖是否已水解 |
B |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 | 比较Cl2与Br2的氧化性强弱 |
C |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 混合物冷却降温 |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D | 往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 | 研究蛋白质的盐析现象 |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稀硫酸是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的催化剂,葡萄糖和果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但是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加入银氨溶液之前,需要加入适量NaOH溶液中和硫酸,才能检验蔗糖是否已水解,故A错误;溴水呈黄色,氯气通入无色溴化钠溶液中,若溶液变为黄色,说明氯气能从中置换出单质溴,则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强,故B正确;铜与浓硝酸反应放出二氧化氮气体,2NO2(g)N2O4(g)是红棕色气体变为无色气体的放热反应,冰水可以降低平衡体系的温度,观察气体颜色变化可以平衡移动方向,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故C正确;硫酸铜是重金属盐,不能使蛋白质溶液盐析,只能使蛋白质溶液变性,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