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整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十)

时间:2019-06-25 22:46: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铁管道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防止铁管道腐蚀
B.小苏打、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工业生产中,常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
D.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充分搅拌再过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10分)将洁净的金属片A、B、C、D分别放置在浸有盐溶液的滤纸上面并压紧(如图所示)。

在每次实验时,记录图中电压表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

金属
电子流动方向
电压/V
A
A→Cu
+0.78
B
Cu→B
-0.15
C
C→Cu
+1.35
D
D→Cu
+0.30
?已知构成两电极的金属其金属活泼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大。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金属可能是最强的还原剂;_______金属一定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2)若滤纸不用盐溶液浸润而改用NaOH溶液浸润,则在滤纸上能看到有蓝色沉淀析出的金属是__________(填字母)。其对应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0分)
(1)C? B? (2)B? 2Cu+4OH――4e-====2Cu(OH)2↓? 2H2O+O2+4e-====4OH-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14分)如何防止铁的腐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点内容。为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序号
内容
实验现象
1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干燥空气中一个月
干燥的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2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空气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3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空气中一个月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4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略显灰暗
5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6
将浸过氯化钠溶液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灰暗程度比实验5严重
回答以下问题:
⑴上述实验中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填实验序号)?,在电化学腐蚀中,负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
⑵由该实验可知,可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是?
⑶下列对金属制品采取的防护方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在电线的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层?
B.在自行车钢圈上镀上一层金属铬
C.在海轮的铁制外壳上焊上铜块


参考答案:⑴3、4、5、6?(4分)Fe-2e-=Fe2+(或2Fe-4e-=2Fe2+),2H2O+O2+4e-=4OH- (4分)
⑵湿度、温度、O2的浓度、电解质溶液(4分)?⑶C(2分)


本题解析:(1)在潮湿的环境中,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根据实验中的环境和实验现象可知,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是3、4、5、6。铁属于活泼的金属,在电化学腐蚀中,铁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由于溶液的酸性很弱,所以主要是吸氧腐蚀,因此正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
(2)根据实验中的环境和实验现象可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有湿度、温度、O2的浓度、电解质溶液等。
(3)由于铁的活泼性强于铜,所以如果在海轮的铁制外壳上焊上铜块,则此时铁是负极,加速腐蚀,C是不正确的,AB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B.此过程中还涉及反应:4Fe(OH)2+2H2O+O2=4Fe(OH)3
C.此过程中Fe、Cu均被腐蚀
D.此过程中电流从Fe流向Cu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2分)“生物质"是指由植物或动物生命体衍生得到的物质的总称。“生物质能”是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一种重要的能源。“生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气化为CO、H2等原料气,进而合成甲醇和二甲醚(CH3OCH3),相关反应为:
?
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 由H2和CO合成二甲醚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 在T1、T2温度下,向两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通入1molCO和2molH2合成甲醇,则T1、T2温度下对应反应的平衡常数K1_______K2(选填“<”、“>”或“=”)。
(3) 在一定条件下,向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H2、2molCO、1molCH3OCH3(g)和1molH20(g),经一定时间反应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混合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起始时的1.6倍。反应开始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_______V(逆)(选填“ >”、“< ”或“=”),平衡时=_________mol。
(4) 右图为绿色电源“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a、b均为多孔性Pt电极)

b电极是_______极:(填“正”或“负”)
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


参考答案:(12分)(1)? 4H2(g)+2CO(g) ?CH3OCH3(g)+H2O(g)?△H=-186.1 kJ/mol
(2)?﹥? (3)?﹥?; 1.75(4)正? CH3OCH3 – 12e- +3H2O = 2CO2 + 12H+


本题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热△H=-162.6kJ/mol-23.5 kJ/mol=-186.1 kJ/mol,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4H2(g)+2CO(g) ?CH3OCH3(g)+H2O(g)?△H=-186.1 kJ/mol。
(2)根据图像可知T2曲线首先达到平衡状态,说明T2>T1。但温度越高,甲醇的物质的量越少,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K1>K2。
(3)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由于气体的质量不变,所以如果平衡时混合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起始时的1.6倍,就说明反应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因此反应开始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 >V(逆)。?4H2(g)+2CO(g) ?CH3OCH3(g)+H2O(g)
起始量(mol) 4? 2? 1?1
转化量(mol) 4x? 2x? x? x
平衡量(mol)4-4x? 2-2x? 1+x? 1+x

解得x=0.75mol
所以平衡时二甲醚的物质的量是1.75mol
(4)氧气得到电子,在正极通入,所以b电极是正极;a电极是负极,二甲醚失去电子,由于存在质子交换膜,所以负极电极反应式是CH3OCH3-12e-+3H2O =2CO2+12H+。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试题注重基础和能力的双向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