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5 22:38:58
1、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饱和NaOH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钠浮于液面,到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并放出H2
C.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不变,有H2放出
D.溶液的质量减少,有H2放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钠极易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但由于原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所以随着溶剂水的减少,溶液中会有晶体氢氧化钠析出。由于溶液温度不变,所以溶液质量虽然减少,但浓度是不变的,答案选B。
点评:该题容易错选B。这是由于审题不仔细,没有注意到氢氧化钠溶液是饱和的,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除了掌握好基础知识外,还需要认真审题,按要求答题。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 )
A.粒子数
B.粒子之间的距离
C.粒子的大小
D.温度和压强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0℃时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气体
B.20℃,100g水可溶解34.2g KCl,此时KCl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4.2%
C.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
D.相同温度下,把水面上的空气换成相同压力的纯氧,100g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增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不正确;B不正确,质量分数应该是;电解质的强弱和溶解性无关系,C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盐酸
B.蔗糖溶液
C.CuSO4溶液
D.Fe(OH)3胶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胶体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正确,A、B、C都是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答案选D。
点评: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而区别二者常用丁达尔效应。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碘水变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胶体是不能透过半透膜的,如果半透膜完好无损,则烧杯中液体中不可能含有淀粉,如果半透膜破损,则淀粉也会存在于烧杯中,故可用碘来检验淀粉的存在(是否变蓝色)来判断半透膜是否完好,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