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5 22:05:42
1、选择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K+、Na+、Cu2+、SO42-
②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中:CO32-、Na+、[Al(OH)4] -、NO3--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a+
④无色透明溶液中:SiO32-、Na+、Cl-、OH-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中Cu2+有颜色,不能大量共存,故错;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HCO3-在酸、碱性溶液中都反应,不能故错,故错。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熟悉离子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离子间相互结合形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络离子时不能大量共存;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时不能大量共存。(2)注意题目的限制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 、K+、SO42-、HCO3-
B.Cu2+、K+、SO42-、NO3-
C.Na+、 K+、Cl-、 NO3-
D.Fe3+、K+、SO42-、C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甲、乙、丙是三种不含相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它们所含的离子如下表所示:
| 阳离子 | NH4+、Na+、Mg2+ 阴离子 OH-、NO3-、SO42- |
参考答案:甲、乙、丙都是可溶性强电解质,则OH-只能与Na+组成NaOH,三种化合物不含相同离子,所以甲、乙、丙化合物有两种组合:NaOH、(NH4)2SO4、Mg(NO3)2或NaOH、NH4NO3、MgSO4,根据溶质质量相等,溶液体积相等以及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判断,相对分子质量:Mr(丙)>Mr(乙)>Mr(甲).
第一种情况:NaOH、(NH4)2SO4、Mg(NO3)2,NaOH相对分子质量为40,(NH4)2SO4相对分子质量为132、Mg(NO3)2相对分子质量为148,
第二种情况:NaOH、NH4NO3、MgSO4,NaOH相对分子质量为40、NH4NO3相对分子质量为80、MgSO4相对分子质量为120.
所以甲为NaOH,乙可能是(NH4)2SO4或NH4NO3,丙为Mg(NO3)2或MgSO4,
所以甲中一定含有钠离子、乙中一定含有铵根离子、丙中一定含有镁离子,故A、B、C正确;
但是丙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可能含有硝酸根离子,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
B.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C.c(Fe3+)=0.1mol?L-1的溶液中:K+、ClO-、SO42-、SCN-
D.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
参考答案:A.c(H+)/c(OH-)=1012的溶液中,c(H+)=0.1mol/L,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A正确;
B.pH=1的溶液显酸性,Fe2+、NO3-、H+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c(Fe3+)=0.1mol?L-1的溶液中,Fe3+、SCN-离子之间结合生成络离子,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
D.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HC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则一定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2分)?
(1)已知H2A在水中存在以下电离:H2A
H++HA-,HA-
H++A2-。回答问题:
①NaHA溶液呈?(填“酸性”、“碱性”、“中性”或“无法确定”),
②某温度下,向0.1mol·L-1的NaHA溶液中滴入0.1mol·L-1KOH溶液至中性,此时溶液中以下关系一定正确的是?(填字母)。
A.c(H+)· c(OH-) =1×10-14
B.c(Na+)+c(K+)=2c(A2-)+c(HA-)
C.c(Na+)="0.05mol" ·L-1
D.c(Na+)= c(A2-)+c(HA-) +c(H2A)
(2)已知常温下:CaA(s)
Ca2+(aq)+A2-(aq);△H>0,c(Ca2+)·c(A2—)为常数,记作:
Ksp=c(Ca2+)·c(A2—)。试回答:
①温度升高时,Ksp??(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②滴加少量浓盐酸,c(Ca2+) ?,原因是?
(3)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10—9。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10—4mo1/L ,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参考答案:(12分)(1)①无法确定(2分)? ②BD(2分,各1分)
(2)①增大(2分)? ②增大(2分)加盐酸发生反应:A2—+H+=HA-,A2—离子浓度减小,平衡向右移动。此时n(Ca2+)显著增大,而溶液体积变化不大,所以c(Ca2+)增大(2分)
(3)5.6×10—5mo1/L (2分)
本题解析:(1)①由于NaHA的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不能确定,因此NaHA溶液的酸碱性无法确定。
②A不正确,因为不一定是在25℃时;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K+) +c(H+)= c(OH-)+2c(A2-)+c(HA-),由于溶液显中性,c(H+)=c(OH-),所以B正确;C不正确,因为不能确定溶液的体积;D符合物料守恒,正确,答案选BD。
(2)①溶解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促进溶解,溶度积常数增大。
②滴加少量浓盐酸后,氢离子能结合A2-,即A2—+H+=HA-,降低A2-的浓度,促进溶解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此时n(Ca2+)显著增大,而溶液体积变化不大,所以c(Ca2+)增大。
(3)设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x,则等体积混合后,碳酸钠和氯化钙的浓度分别变为1×10—4mo1/L和0.5x。所以根据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可知,Ksp=c(Ca2+)·c(CO32-)=1×10—4×0.5x=2.8×10—9,解得x=5.6×10-5mol/L。
点评:在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几个守恒关系,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溶度积常数类似于化学平衡常数,因此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进行有关的判断和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