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实验》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练习版)(六)

时间:2019-06-25 21:44: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Na2SO3 + S ?Na2S2O3,常温下溶液中析出晶体为Na2S2O3?5H2O。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Na2S2O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Ⅰ.现按如下方法制备Na2S2O3·5H2O:
将硫化钠和碳酸钠按反应要求比例一并放入三颈烧瓶中,注入15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在分液漏斗中,注入浓盐酸,在装置2中加入亚硫酸钠固体,并按下图安装好装置。
(1)仪器2的名称为?
装置6中可放入?
A.BaCl2溶液
B.浓H2SO4
C.酸性KMnO4溶液
D.NaOH溶液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入浓盐酸使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较均匀的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并用磁力搅拌器搅动并加热,反应原理为:
①Na2CO3+SO2 =Na2SO3+CO2?
②Na2S+SO2+H2O=Na2SO3+H2S
③2H2S+SO2=3S↓+2H2O?
④Na2SO3+SNa2S2O3
总反应为:2Na2S+Na2CO3+4SO2= 3Na2S2O3+CO2
随着二氧化硫气体的通入,看到溶液中有大量浅黄色固体析出,继续通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约半小时。当溶液中pH接近或不小于7时,即可停止通气和加热。溶液PH要控制不小于7理由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分离Na2S2O3·5H2O并标定溶液的浓度:

(1)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操作①为?,操作②是抽滤洗涤干燥,其中洗涤操作是用
?(填试剂)作洗涤剂。
(2)蒸发浓缩滤液直至溶液呈微黄色浑浊为止,蒸发时为什么要控制温度不宜过高
?
(3)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置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
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294g/mol)0.5880克。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
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14H+=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
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三次消耗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
的浓度为??mol/L。


参考答案:(15分) Ⅰ.(1)蒸馏烧瓶(1分),CD(2分,选对一个1个1分,答错不给分)
(2)S2O32-+2H+=S↓+SO2↑+H2O(2分)
Ⅱ.(1)趁热过滤(2分,写过滤得1分),乙醇(1分) (2)温度过高会导致析出的晶体分解(2分)
(3)溶液由蓝色恰好变成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2分)0.2000(3分)


本题解析:Ⅰ.(1)根据仪器的构造可知,仪器2的名称为蒸馏烧瓶;由于实验中有SO2生成,而SO2是大气污染物,不能随意排放,需要尾气处理。随意装置6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SO2是酸性氧化物,且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答案选CD。
(2)因为在酸性条件下,硫代硫酸钠易生成SO2、S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2O32-+2H+=S↓+SO2↑+H2O。
Ⅱ.(1)由于硫代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操作I应该是趁热过滤;;Na2S2O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所以为防止洗涤损失硫代硫酸钠,应该用乙醇作洗涤剂。
(2)由于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所以蒸发时要控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温度过高会导致析出的晶体分解。
(3)由于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由蓝色恰好变成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K2Cr2O7~3I2~6 Na2S2O3
1mol? 6mol
×0.5880g÷294g/mol? c×0.02000L
解得c=0.2000mol/L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用品的使用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氯化钠固体
B.容量瓶配制准确浓度的溶液,但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使用
C.配制稀硫酸时,先向烧杯中注入浓硫酸,再加水稀释
D.称量NaOH固体时,将NaOH直接放在托盘上的纸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托盘天平只能读数到0.1g,选项A不正确;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应该把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选项C不正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和吸水性,所以应该放在烧杯中称量,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使用下列用品不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的是
A.碎泡沫塑料
B.环形玻璃搅拌棒
C.底部垫纸条
D.两个量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要减少实验误差,则就小于尽可能的减少热量的损失,选项A、C都是微粒减少热量损失的,B是使溶液混合均匀的。量筒是测量溶液体积的,不能减少实验误差,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


实验?
操作
A.
钠与水的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块,切下绿豆大小的钠,
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1 000 mL的容量瓶中,
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C.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
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
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下层溶液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
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
C.装置③可用于除去甲烷中混乱有的少量乙烯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SO2、Cl2等气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