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5 21:35:40
1、选择题 将一盛满Cl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相当长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最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占试管容积的
A.1/4
B.1/3
C.1/2
D.2/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氯气溶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由于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即2HClO=2HCl+O2↑。所以总的反应相对于是2Cl2+2H2O=4HCl+O2↑,所以长时间照射后,试管中最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占试管容积的1/2,答案选C。
点评:该题的关键是根据次氯酸的不稳定性,得出总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即可迎刃而解。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取含MnO2的软锰矿石11.6 g跟足量浓盐酸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制得2.24 L Cl2(标准状况),求:
(1)这种软锰矿石中MnO2的百分含量。
(2)被氧化的HCl为的质量。
参考答案:(1)75%?(2)7.3g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某同学用下面的装置制备并收集纯净的氯化铁,硬质玻璃管E中装有细铁丝网。
试回答:
(1)检验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C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装置D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4)可检验装置E中生成的物质中阳离子的方法及现象是?。
(5)若把氯气通入石蕊溶液中,观察的现象是:?。
(6)装置 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一段时间后,C中导管冒气泡,停止加热后,导管中水柱回流一段,说明气密性好。(2分)
(2)4HCl(浓)+MnO2 = MnCl2+Cl2↑+2H2O(?加热条件)(3分)
(3)吸收HCl,浓硫酸?(各1分)
(4)硫氰化钾溶液(苯酚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紫色、产生红褐色沉淀)。(2分)
(5)先变红后褪色?(1分)
(6)Cl2+2OH-=Cl-+ClO-+H2O?(3分)
本题解析:该题是一道综合利用氯气的题,从制气到净化气到检验氯气的性质到最后的尾气处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实验表明:将氯水滴加到一片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上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半径慢慢扩大的内外两个圆环,且两环颜色不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实验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
B.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色
C.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此变化过程中,中和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快
D.氯水中形成次氯酸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HClO
参考答案:A、由氯水的成分可知,该实验能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故A正确;
B、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色,内环是HClO起作用,外环是H+起作用,故B正确;
C、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色,内环是HClO起作用,外环是H+起作用,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此变化过程中,中和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快,故C正确;
D、Cl2+H2O=HCl+HClO,所以还原产物是HCl,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没有分子,只有离子
B.新制氯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氯气
C.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没有任何现象
D.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参考答案:A.氯气微溶于水,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新制氯水中含有Cl2、H2O和HClO等分子,故A错误;
B.HClO具有不稳定性,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故B错误;
C.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加入AgNO3溶液,会有白色沉淀产生,故C错误;
D.HClO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