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5 21:20:06
1、选择题 电解饱和食盐水,当阴极附近有0.8mol NaOH生成时,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A.0.16mol
B.0.8 mol
C.0.4mol
D.0.2mo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方程式是2NaCl+2H2O2NaOH+H2↑+Cl2↑,即生成1mol氢氧化钠,转移1mol电子,所以若阴极附近有0.8molNaOH生成时,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8mol,答案选B。
考点:考查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电解的原理,然后依据电解方程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2、填空题 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CaCl2溶液和淀粉胶体,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从中提纯出NaCl晶体。相应的实验过程如下:
(1)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所用试剂(写化学式):
试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试剂①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入试剂②的作用:
?
(4)操作①是利用半透膜进行分离提纯。
操作①的实验结果:淀粉?(填“能”或“不能”)透过半透膜;
SO42-?(填“能”或“不能”)透过半透膜;
请用实验证明上述结果,完成下表(可不填满,也可增加):
限选试剂:1mol/L AgNO3溶液、1mol/L BaCl2溶液、1mol/L Ba(NO3)2溶液、
碘水、稀盐酸、稀硝酸
编号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① | ? | ? |
② | ? | ? |
? | ? | ? |
参考答案:(1)BaCl2(2分);HCl(2分)(2)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钡溶液已过量。(2分)
(3)BaCl2+Na2CO3=2NaCl+BaCO3↓? CaCl2+Na2CO3=2NaCl+CaCO3↓(每方程式2分,共4分))
(4)不能(1分);?能(1分); 填表(共8分)
?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
取半透膜外液体,加入少量碘水(2分)
液体没有变成蓝色,证明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2分)
②
另取半透膜外液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和少量1mol/L BaCl2溶液(2分)
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证明SO42-能够透过半透膜(2分)
本题解析:根据题给流程图分析:混合液先通过渗析分离出淀粉胶体,再向剩余溶液中加过量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然后再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适量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钠,蒸发的氯化钠晶体。(1)根据上述分析知,试剂①为BaCl2;试剂③HCl。(2)判断氯化钡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化钡溶液已过量。(3)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目的是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2NaCl+BaCO3↓? CaCl2+Na2CO3=2NaCl+CaCO3↓。(4)利用溶液中小的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采用渗析的方法将二者分离,然后再分别用碘单质检验淀粉,用盐酸和氯化钡溶液检验硫酸根;实验方案见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能用于鉴别淀粉、肥皂和蛋白质三种溶液的一种试剂是
A.碘水
B.浓硝酸
C.NaOH溶液
D.MgSO4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0.下列分离、提纯、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B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D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杂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胶体和溶液都能透过滤纸,应该用渗析法,B不正确。C不正确,两种物质均不溶于水。D不正确,直接加热除不去杂质,应该用沉淀法。所以正确的答案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错误的是
[? ]
A.乙酸乙酯(乙酸):加饱和Na2CO3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B.乙醇(水):加入新制生石灰,蒸馏
C.溴苯(溴):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D.乙酸(乙醇):加入金属钠,蒸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