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5 20:59:38
1、填空题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四氯化锡的有关性质,拟先利用下列装置和药品进行四氯化锡的制备.已知四氯化锡具有强的吸水性,SnCl4和Sn的部分数据如下
密度 | 熔点 | 沸点 四氯化锡 2.2g?cm-3 -33℃ 114℃ 金属锡 5.77g?cm-3 231℃ |
参考答案:(1)用A制备氯气,分别在D、C中进行除杂和干燥,然后在B中发生反应制备SnCl4,冷却后在E中收集,最后连接F,进行尾气吸收,连接顺序为D→C→B→G→E→F,
故答案为:D→C→B→G→E→F;
(2)G为冷凝管,为达到充分冷凝的效果,应从Q进水,从P出水,故答案为:冷凝管;Q;
(3)A中制备氯气,在不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应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制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故答案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4)F中盛装碱石灰,具有碱性,可与水或酸性气体反应,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装置E中,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
故答案为: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装置E中,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
(5)金属性:Pb>Sn>Ge,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Pb(OH)4>Sn(OH)4>Ge(OH)4,
故答案为:Pb(OH)4>Sn(OH)4>Ge(OH)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标准状况下,在干燥的烧瓶中充满纯净的NH3,进行如图所示的喷泉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实验之所以能够产生喷泉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外存在压强差
B.若烧瓶的氨气中混有少量空气,则喷泉实验后的水不能充满烧瓶
C.本实验若将NH3换成HCl,也能产生红色的喷泉
D.实验结束后,烧瓶中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2.4 mol·L-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丁烷催化裂解可按两种方式进行:C4H10→C2H6+C2H4;C4H10→CH4+C3H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裂 解气中CH4和C2H6的比例关系,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如图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有:
①给D、G装置加热;
②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③从A处通N2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等…… (注:CuO能将烃氧化成CO2和H2O; Al2O3是催化剂,G后面装置已省略。)
(1)这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
(2)B装置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
(3)若对E装置中的混和物再按以下流程实验:
①分离操作I、Ⅱ的方法是:I____,Ⅱ_________ 。
②Na2SO3溶液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
③物质C可能的结构式________。 (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碳碳双键的结构不稳定,可不考虑)
(4)假定丁烷完全裂解,流经各装置中的气体能完全反应。当(E和F)装置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1.82g, G装置中固体质量减少了4.16g,则丁烷的裂解产物中n(CH4):n(C2H6)=____。
参考答案:(1)②③①
(2)通过观察气泡,调节开关K.控制气体流量
(3)①分液; 蒸馏
②SO32- +Br2+H2O=2H++SO42- +2Br-
③ CH3-CH=CHBr 、CH2=CH-CH2Br 、CH3-CBr=CH2、CH3-C≡CH
(4)3: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通过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焰色反应证明某物质是否为氯化钠
B.用CaCl2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溶液
C.通过颜色鉴别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D.使用润湿有色布条鉴别次氯酸钠和过氧化钠
参考答案:A、焰色反应检验的是金属元素,所以只能检验钠元素不能检验氯离子,故A错误.
B、氯化钙和碳酸氢钠不反应,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能鉴别,故B正确.
C、氧化钠是白色固体,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所以能鉴别,故C正确.
D、次氯酸钠和过氧化钠都具有强氧化性,都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所以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用过量的H2SO4、NaOH、NH3?H2O、NaCl等溶液,按图所示步骤分开五种离子,则溶液①、②、③、④是( )
A.①NaCl②NaOH③NH3?H2O④H2SO4
B.①H2SO4②NaOH③NH3?H2O④NaCl
C.①H2SO4②NH3?H2O③NaOH④NaCl
D.①NaCl②NH3?H2O③NaOH④H2SO4
参考答案:从题目所给的图示步骤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①步分离五种离子中的一种离子,只能是Ag+与Cl-结合生成AgCl沉淀.第②步产生的沉淀和剩余的溶液分别分离出两种离子,应用NH3?H2O沉淀出Fe3+和Al3+,然后用强碱NaOH溶液将Fe(OH)3和Al(OH)3分离.第④步用SO42-将Ba2+和K+分离,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