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5 20:46:28
1、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CaO+H2O=Ca(OH)2
C.Fe+CuSO4=FeSO4+Cu
D.Al2O3+6HCl=2AlCl3+3H2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aO+H2O═Ca(OH)2
B.2FeCl3+Cu═2FeCl2+CuCl2
C.Cl2+H2O═HCl+HClO
D.2FeCl2+Cl2═2FeCl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X、Y、Z、W四种化合物均由1~18号元素组成,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为无色无味气体.这四种化合物具有下列转化关系如图1(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W的分子式是______.
(2)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X含有的四种元素之间(二种、三种或四种)可组成多种化合物,选用其中某些化合物,利用图2装置快速制取少量的O2,并演示Na在O2中的燃烧实验.
①关闭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漏斗中液体不断地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试管.试判断装置是否漏气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是______.
②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得失情况:______.
③C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④D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4)向Z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X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参考答案:(1)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说明三者均为钠元素的化合物.X含有四种元素,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Z,这四种化合物均为短周期元素组成,且W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中学阶段常见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为H2、O2、CO2等),可推出X为NaHCO3,Y为NaOH,Z为Na2CO3,W为CO2.故答案为:CO2;
(2)X与Y在溶液中反应是NaHCO3+NaOH=Na2CO3+H2O,离子方程式是HCO3-+OH-=CO32-+H2O;故答案为:HCO3-+OH-=CO32-+H2O;
(3)X所含的四种元素为:Na、H、C、O,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NaHCO3、Na2CO3、NaOH、H2CO3、Na2O、Na2O2、NaOH、H2O、H2O2、CO2、CO等无机物和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等有机物;
①关闭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漏斗中液体不断地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试管,说明装置漏气,因为漏斗中的液体能全部流入试管,说明试管中压强与外界相同漏气;
故答案为:漏水;漏斗中的液体能全部流入试管说明试管中压强与外界相同;
②A装置中反应是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用双线桥标出电子得失情况为:
故答案为:
;
③C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难在氧气中 燃烧的实验现象,钠剧烈燃烧,发出黄光,有淡黄色物质生成;故答案为:剧烈燃烧,发出黄光,有淡黄色物质生成;
④为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C装置与钠反应,影响实验现象的判断,干燥管中应装碱石灰;故答案为: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H2O、CO2进入C装置;
(4)向Z(Na2CO3)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应为次氯酸钠,同时有X(NaHCO3)生成,依据原子守恒配平得到化学方程式为:2Na2CO3+Cl2+H2O=NaClO+NaCl+2NaHCO3;故答案为:2Na2CO3+Cl2+H2O=NaClO+NaCl+2NaHCO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已知:①其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是:D>E>B>C>A;②A、D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③B、D、E三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可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且所得盐中均含C元素;④B、E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C、D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请填写下列空白:
(1)常温下,浓度均为0.lmol/L的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的相对大小关系为X______Y(填写“大于”“于”或“等于”),化合物BA5所属晶体类型为离子晶体,其电子式为______.
(2)在合成BA3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常采取______的方法,使气态BA3变成液态后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去,以促使化学平衡向生成BA3的方向移动.
(3)E单质与足量的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BC2与水反应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4)已知在298K时,lg?B2A4气体燃烧生成B2和A2C气体,放出16.7kJ的热量.该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5)X、Y分别是B、C与A形成的10电子微粒,请你提供一个能验证X结合H+能力较Y强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参考答案:由题干条件可知,A、B、E是在三个不同周期的短周期主族元素,B、C在同一周期(第二周期),D、E在同一周期(第三周期),A为H元素,A、D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可形成NaH,D为Na元素,B、D、E三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可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则一定有Al元素,因D为Na,则E为Al,可形成含氧酸盐,则所得盐中均含C元素,C应为O元素,B为N元素,则
(1)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NO3、NaOH,都为强电解质,浓度相同时,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程度相同,则水电离出的c(H+)的相对大小关系X等于Y,化合物NH5所属晶体类型为离子晶体,应为NH4H,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
故答案为:等于;
;
(2)使气态NH3变成液态后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去,应采用液化的方法,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冷却;
(3)Al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H2O+2OH-=2AlO2-+3H2↑,在反应3NO2+H2O=2HNO3+NO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的量之比2:1,
故答案为:2Al+2H2O+2OH-=2AlO2-+3H2↑;2:1;
(4)n(N2H4)=132mol,则1molN2H4气体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2×16.7kJ=534.4kJ,
所以该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O2(g)=N2(g)+2H2O(g);△H=-534.4kJ/mol,
故答案为:N2H4(g)+O2(g)=N2(g)+2H2O(g);△H=-534.4kJ/mol;
(5)X、Y分别是B、C与A形成的10电子微粒,则X为NH3,Y为H2O,NH3可与H3O+反应生成NH4+,
发生NH3+H3O+=NH4++H2O,说明NH3结合H+能力较H2O强,故答案为:NH3+H3O+=NH4++H2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月球上有着非常丰富的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资源.已知钛铁矿与氢气在1?000℃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FeTiO3+H2
? |
参考答案:A.FeTiO3中Fe的化合价为+2价,Ti为+4价,O为-2价,符合代数和为0的原则,故A正确;
B.Ti和O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则TiO2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故B正确;
C.反应中Fe的化合价由+2价降为0价,生成1mol铁将转移2mol电子,故C错误;
D.反应FeTiO3+H2?高温?.?Fe+TiO2+H2O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TiO3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