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0 05:33:36
1、选择题 草酸晶体(H2C2O4·2H2O) 100℃开始失水,101.5℃熔化,150℃左右分解产生H2O、CO和CO2。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取某些气体,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图中加热装置已略去)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蒸馏操作时,先得到的少量液体可能会与器壁等接触而含杂质较多,可以弃掉
B.分液操作时,首先要打开分 液漏斗的上口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小孔与上口部的小孔对准,然后进行分液
C.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D.萃取分液后,要得到被萃取的物质,通常还要进行蒸馏,为了更好的控制温度,用水浴加热比直接加热要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蒸馏、分液、萃取三种基本操作,并且都是考查的细节问题,所以需要对其操作非常熟悉,才能做好此类题目。
解析:蒸馏时,开始收集到的液体会含杂质较多,因此弃去是正确的;分液时为了保证下层液体能够顺利流下,应使分液漏斗中内外气压相等,需要先打开上口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小孔与上口部的小孔对准,因此B是正确的;萃取剂要与原溶剂互不溶解,且溶质在萃取剂中溶解更大即可,密度可比水大,也可比水小,因此C是错误的;萃取分液后,被萃取的物质仍与萃取剂溶解在一起,进一步分离的方法就是蒸馏,一般萃取剂的沸点较低,用水浴加热可以较好地控制温度。总结升华:萃取是从含少量固体或液体的溶液中富集固体或液体物质的方法,萃取剂的选择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与原溶剂互不相溶,(2)与原溶质不反应,(3)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分液是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方法。蒸馏是从液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液体的方法,它利用了液体物质沸点的不同。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原理不正确的是?( )
A.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D.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与对应的标准比色卡比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萃取必须满足条件:1、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2、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3、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结论或仪器名称错误的是
A.纸层析分离铁盐和铜盐,铁盐在滤纸上运动比铜盐快,说明铁盐亲脂性强于铜盐
B.能用普通过滤分离的混合物都可以采用减压过滤,且减压过滤速率快。
C.用移液管移取液体时,放出液体后,移液管尖嘴部分残留液体不要吹出
D.减压过滤实验中,接滤液的仪器名称是吸滤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立即下洞救人
B、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C、稀NaOH溶液沾到皮肤上速用水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万一眼睛里溅进盐酸,速加NaOH溶液到眼睛中中和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A不正确,应该迅速通氧。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放热会进一步烧伤眼睛,D不正确,其余是正确的,答案选B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