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0 05:32:47
1、选择题 燃料电池突出的优点是不经过热能的中间形式而进行能量转化,现已广泛使用.如甲烷燃料电池,其电极反应为:负极:CH4+10OH-→CO32-+7H2O+8e-,正极:O2+4e-+2H2O→4OH-,现已知此燃料电池工作时得到了54毫升水,则电池的电子转移为( )
A.12mol
B.8mol
C.4mol
D.2mol
参考答案:CH4+10OH--8e-=CO32-+7H2O ①
2O2+8e-+4H2O=8OH-?②
将方程式①+②得 CH4 +2OH-+2O2=3H2O+CO32-转移电子
?54g? 8mol
即此燃料电池工作时得到了54毫升水,则电池的电子转移为8mol.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共8分)新型高能钠?硫电池以熔融的钠、硫为电极,以导电的陶瓷为固体电解质。该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反应原理为:2Na+xSNa2Sx。
(1)放电时Na发生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S作________极
(2)充电时Na所在电极与直流电源的________极相连。
(3)放电时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此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NaCl溶液,当阳极产生33.6 L(标准状况)气体时,消耗金属Na的质量为______。
参考答案:(1)氧化 正 (2)负 (3)Na-e-=Na+ (4)69 g? (每小题2分)
本题解析:(1)放电相当于原电池,充电相当于电解池。原电池正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根据反应式可知钠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硫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2)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充电时就要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充电时正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负极和电源的负极相连。所以钠和电源的负极相连。
(3)负极失去电子,反应式为Na-e-=Na+。
(4)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所以转移的电子是,因此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需要钠的质量是3.0mol×23g/mol=69g。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甲醇燃料电池可用于笔记本电脑等,它一极通入氧气,另一极通入 甲醇;电解质能传导H+。电池工作时,? 2CH3OH+3O2 = 2CO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甲醇一极为正极。
B.正极电极反应式 3O2 + 12H+ + 12e- = 6H2O
C.电池工作时电子从氧气一极流向甲醇一极。
D.当转移24mol e-时,消耗的甲醇2mo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关于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通入燃料的一极为负极,即电子流出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阴离子移向的一极;通入空气(或氧化)的一极为正极,即电子流入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所以
A错,通甲醇的一极为负极;B正确,正极为氧气得电子,在酸性电解质中其电极反应式为:3O2 + 12H+? + 12e- =? 6H2O;C错,电子的流向为由负级经导线流向正极;D错,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的原则,可得当转移24mol e-时,消耗的甲醇4mol。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气作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电极为多孔镍,电解质溶液为30%的氢氧化钾溶液.以下有数种说法:
①负极反应为O2+2H2O+4e-→4OH-
②负极反应为2H2+4OH-→4H2O+4e-
③电池工作时正极区pH升高,负极区pH下降
④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正极
正确的组合是( )
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①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4OH-→4H2O+4e-,题目所给为正极反应,故①错误;
②负极发生的反应为:H2-2e-+2OH-═2H2O,或2H2+4OH-→4H2O+4e-,故②正确;
③由电极反应式可知,电池工作时正极区pH升高,负极区pH下降,故③正确;
④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故④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新型高能钠-硫电池以熔融的钠、硫为电极,以导电的陶瓷为固体电解质。该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反应原理为:2Na+xSNa2Sx。
(1)放电时Na发生________反应,S作________极。
(2)充电时Na所在电极与直流电源的________极相连。
(3)放电时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充电时阳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此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NaCl溶液,当阳极产生33.6 L(标准状况)气体时,消耗金属Na的质量为
______。
参考答案:(1)氧化;正
(2)负
(3)Na-e-→Na+;Sx2--2e-→xS
(4)69g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