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0 04:20:09
1、选择题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t/min | 2 | 4 | 7 |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
参考答案:A、2min内Y物质的量变化为0.16mol-0.12mol=0.04mol,故v(Y)=0.04mol10L2min=0.002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Z)=2v(Y)=2×0.002mol/(L?min)=0.004mol/(L?min),故A错误;
B、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故B错误;
C、由表中数据可知7min时,反应到达平衡,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为0.10mol,则:
? ? X(g)+Y(g)?2Z(g)
开始(mol):0.16? 0.16? 0
变化(mol):0.06? 0.06? 0.12
平衡(mol):0.1? 0.1? 0.12
由于反应气体氢气的化学计量数相等,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进行计算,故化学平衡常数k=0.1220.1×0.1=1.44,故C正确;
D、再通入0.2?mol?Z,等效为在原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X的体积分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A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由H2、I2蒸气、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B.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C.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D.在含有Fe(SCN)2+的红色溶液中加铁粉,振荡静置,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
参考答案:A、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压强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气体的体积减小,碘的浓度增大,颜色变深,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选;
B、对氯水中的次氯酸受光照射会分解,次氯酸浓度减小,使得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向右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
C、二氧化氮气体中存在平衡2NO2?N2O4,加压后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颜色变深,平衡2NO2?N2O4向正反应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又降低,故气体颜色变浅,但仍比原来的颜色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
D、溶液中存在平衡Fe3++SCN-?Fe(SCN)2+,加铁粉,铁与Fe3+反应,Fe3+浓度降低,则平衡向左移动进行,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能用勒夏特利原理来解释,故D不选;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
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
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
0.20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x+y>z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B的转化率降低
D.C的体积分数升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转化率变小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c+d
参考答案:气体体积刚压缩平衡还未移动时D的浓度是原来的2倍,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D的浓度减小,所以压缩体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变小,故A正确;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
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的体积分数减小,故C错误;
D、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a<c+d,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X和Y,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aX(g)+bY(g)
cZ(g)+dW(s),如图I是不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Z的体积分数和压强关系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由图I得K(200℃)>K(400℃),但a+b与c+d的大小无法比较
B.若a=c,在保持Y浓度不变的前提下,使X和Z的浓度增大相同的倍数,平衡正向移动
C.若反应在恒容容器中进行,达平衡后再充入气体Z,由于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D.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T2>T1),Z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可用图Ⅱ表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