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大气污染与治理》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5-30 04:01: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10 分)SO2和NOx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两大罪魁祸首。下图表示了某地区在1940~2002年间,空气中SO2和NOx含量因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基本统计数据。

(1)结合上图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交通运输中排放的NOx与燃料的不充分燃烧有关
B.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在交通运输中排放的SO2主要是使用燃煤的内燃机所致
C.近年来在工业生产中SO2排放量的下降,主要是减少了燃烧的煤的质量
D.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在形成酸雨的因素中,NOx所占比重在逐渐增大
(2)在上图表示的历史进程中,由工业生产所导致的SO2的排放量明显地在逐年减少。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人类在为解决SO2污染问题中所进行的一个反应过程:
? ▲?
(3)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未燃烧充分的CmHn、以及N2、CO2、NO、CO等。有人设计利用反应2NO + 2CO ?N2 + 2CO2将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可参与大气循环的N2和CO2。
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h
0
1
2
3
4
5
c(NO)/mol·L-1
1.00×10-3
4.5×10-4
2.5×10-4
1.5×10-4
1.00×10-4
1.00×10-4
c(CO)/mol·L-1
3.6×10-3
3.05×10-3
2.85×10-3
2.75×10-3
2.70×10-3
2.70×10-3
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 ▲?0(“>”、“<”、“=”)。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
(4)某次降雨过程收集到10L的雨水,向雨水中滴加1mL6mol/L的H2O2,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的pH="3.62" [c(H+) =2.4×10-4 mol/L ]),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经过滤、晾干、称重,得沉淀的质量为0.1864g。若假设雨水的酸性仅由NOx和SO2的排放所致。请计算排放在空气中的NOx和SO2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


参考答案:(1)BD
(2)CaCO3 + SO2CaSO3 + CO2或2CaCO3 + 2SO2 + O22CaSO4 + 2CO2
(3)<? 5000
(4)1:1? (每空2分,共10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为了保护自氧层,可采用的有效措施是
[? ]
A.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电
B.减少含铅废气的排放量
C.减少氟氯代烃的排放量
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有关营养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营养素存在于不同的食物中
B.同种营养素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不同
C.不同个体每天需要的营养素的量是相同的
D.选择食物的原则是含营养素种类多、营养素含量丰富、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近年来,湖南省围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这一主题,积极谋求社会的和谐发展。请你根据这一主题和题意,用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进行填空。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开发新能源
D.沉淀法
(1) 造成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物质是?
(2)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易导致酸雨的形成,形成这类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3) 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处理含有Hg2+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4) 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的难题。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一种方法是?


参考答案:BADC


本题解析:造成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碳,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处理含有Hg2+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常用沉淀法,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一种方法就是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潮汐能等。
点评:本题很基础简单。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为了防止气候变暖的进一步恶化,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于1998年通过大会要求各国减少工业排放量的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硫化氢
D.氟里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