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胶体》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30 03:48: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胶体分散系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差别是
[? ]
A.分散质微粒粒度
B.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C.是否稳定
D.分散质微粒是否带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9分)在①渗析 ②盐析 ③聚沉 ④溶胶 ⑤凝胶 ⑥布朗运动 ⑦电泳 ⑧丁达尔效应 ⑨中和 ⑩水解中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编号)。
(1)用平行可见光照射肥皂水,从侧面可以见到光带。这种现象称为        
(2)在浓肥皂水中加入饱和食盐水,肥皂聚沉,这种现象称为         
(3)冷却热的肥皂水并使之全部固化后的物质叫        
(4)在肥皂水中加入酚酞变成红色,说明高级脂肪酸根离子发生了       
(5)在Fe(OH)3胶体中加入(NH4)2SO4,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叫做        
(6)用半透膜把制取的Fe(OH)3胶体中含有的NaCl分离出去的方法叫做         


参考答案:(1)⑧ (2)② (3)⑤ (4)⑩ (5)③ (6)①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悉题目中涉及的概念。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系,按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溶液、胶体、浊液
B.浊液、胶体、溶液
C.胶体、浊液、溶液
D.浊液、溶液、胶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
A.是否能透过滤纸
B.是否为均一、稳定、透明的外观
C.是否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D.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参考答案: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
所以,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25mL沸水的烧杯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
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制得Fe(OH)3胶体
B
向两支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
前者溶液变蓝,
后者有黄色沉淀
KI3溶液中存在平衡:II2+I-
C
将溴乙烷和NaOH乙醇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褪色
产生了乙烯
D
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出现红色沉淀
蔗糖水解已水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向盛有25mL沸水的烧杯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 当液体变为红褐色时停止加热,就制得Fe(OH)3胶体,错误;B.向两支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因为KI3的溶液中存在平衡:II2+I-,所以存在I2,遇到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存在I-,在滴加AgNO3溶液时,会产生黄色沉淀,正确;C.将溴乙烷和NaOH乙醇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褪色,由于乙醇有挥发性,它也有还原性,能够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不能证明产生了乙烯,错误;D.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加入NaOH溶液中和催化剂硫酸,然后再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就会产生光亮的银镜,这时才可以证明蔗糖已水解,错误。
考点:考查实验操作、现象与所得结论的关系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