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反应速率》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5-30 03:33: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11分)工业上将煤气化过程中生成的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甲醇,反应的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____   ;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若升高反应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在一定温度下,向一恒压容器中充人1 mol CO、2mol H2和1 mol CH3OH,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混合气体密度的0.8倍,则到达平衡状态前该反应向____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4)根据图二,甲醇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若以甲醇为原料制成燃料电池,在碱性介质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参考答案:(1)0.3 mol/(L?min) ,75% (2)c(CH3OH)/c(CO)·c2(H2),减小 (3)逆 (4)CH3OH(g)CO(g)+2H2(g)  ΔH="+91" KJ/mol    (5)CH3OH+8OH- -6e-=CO32-+6H2O


本题解析:(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CO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v(CO)=(2.00-0.50)mol/L÷10min=0.15mol/(L?min);由于v(H2)=2V(CO),所以v(H2)=" 0.3" mol/(L?min);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1.5mol/L÷2.00mol/L)×100%=75%,(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CH3OH)/c(CO)·c2(H2),由于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若升高反应温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减小;(3)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若在一定温度下,向一恒压容器中充人1 mol CO、2mol H2和1 mol CH3OH,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混合气体密度的0.8倍,密度减小,说明反应后气体的体积增大,反应逆向进行,为使越强与原来相等就应该扩大容器的容积,故到达平衡状态前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4)根据图二可知1mol的甲醇分解产生1mol的CO和2mol的H2,反应需要吸热(510-419)KJ=91 KJ,所以甲醇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g)CO(g)+2H2(g)  ΔH="+91" KJ/mol ;(5)若以甲醇为原料制成燃料电池,通入甲醇的电极为负极,在碱性介质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8OH- -6e-=CO32-+6H2O。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物质的平衡转化率、反应进行的方向的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原电池反应的电极式的书写的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对于反应A(g)+3B(g) 2C(g),下列各数据表示同一反应速率是?
①v(A)="0." 10 mol/(L? min)? ②v(B)="0." 20 mol/(L? min)?
③v(B)=0.30mol/(L?min)? ④v(C)=1.00mol/(L?min)
A.①②   ? B.①③? C.③④?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表示的为同一反应速率,或将所给反应速率均转化为A的反应速率进行判断,故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I)(10分)某自主学习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T/K
大理石规格
HNO3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298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_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__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
?
?

?
粗颗粒
?

?
?
?
(II)(5分) 800℃时在2 L密闭容器内加入NO和O2,发生反应:2NO(g)+O2(g)2NO2(g),正反应放热。测得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请回答: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NO的平衡浓度c(NO)=?
(2)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右图中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

(4)在其他条件不变,5min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将改变条件后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增大”、“减小”或“不变”)填入空格内:①升温 V?②体积不变充入He气体 V?


参考答案:(15分)(每空1分)(I)
实验编号
T/K
大理石规格
HNO3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298
粗颗粒
2.00
⑴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⑵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⑶实验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的影响。

298
粗颗粒
1.00

308
粗颗粒
2.00

298
细颗粒
2.00
(II)0.0035mol·L-1?(2)0.0015mol·L-1·s-1;(3)b?(4) 增大?不变


本题解析:(I)要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其它条件应该是相同的,所以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探究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其它条件应该是相同的,所以实验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的影响。
(II)(1)根据比值数据可知,反应进行到3s时达到平衡状态,则NO的平衡浓度c(NO)=0.007mol÷2L=0.0035mol/L。
(2)从0~2s内NO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020mol-0.008mol=0.012mol,则氧气减少了0.006mol,所以用氧气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3)平衡时NO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020mol-0.007mol=0.013mol,浓度是0.013mol÷2L=0.0065mol/L,所以b曲线符合。
(4)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体积不变充入He气体,压强增大,但物质的浓度是不变的,因此反应速率不变。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贴近高考,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一定温度下的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X(g)2Y(g)+Z(g),若Y浓度由0.048mol·L-1增加到0.12 mol·L-1需18s,那么由由0.12mol·L-1增加到0.2mol·L-1,需要反应的时间是
A.等于20s
B.等于18s
C.大于20s
D.大于 18s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降低,所以反应速率逐渐降低,因此有,解得t>20s,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关系,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反应物
催化剂
温度

10mL10%?H2O2溶液

25℃

10mL20%?H2O2溶液

25℃

10mL20%?H2O2溶液

40℃

10mL20%?H2O2溶液
1mL0.1mol?L-1FeCl3溶液
40℃

A.实验④反应速率最快
B.实验①反应速率最慢
C.实验②速率小于实验④的原因不仅仅是实验④加入了催化剂
D.FeCl3不但可以催化H2O2分解,也能催化Zn与盐酸反应制H2


参考答案:A、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④中浓度最高、温度最高且使用催化剂,故反应速率最快,故A正确;
B、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①中浓度最低、温度最低且没有使用催化剂,故反应速率最慢,故B正确;
C、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②、④的不同之处是④中使用催化剂、温度比实验②中高,故实验②速率小于实验④的原因有催化剂、温度的影响,故C正确;
D、催化剂具有专一性,FeCl3可以催化H2O2分解,但不一定是其它反应的催化剂,FeCl3与Zn与发生反应,不能催化Zn与盐酸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