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0 03:22:28
1、选择题 在含有Cu(NO3)2、Fe(NO3)3、AgNO3各0.1 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经反应未见气体放出,析出3.2 g铜时,溶解的铁粉的质量是(?)
A.5.6 g
B.2.8 g
C.14 g
D.8.4 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因氧化性Ag+>Fe3+>Cu2+,有3.2 g Cu析出,则Ag+、Fe3+被完全还原。
2Ag+? +? Fe====Fe2++2Ag
0.1 mol 0.05 mol
2Fe3+? +? Fe====3Fe2+
0.1 mol 0.05 mol
Cu2++Fe====Fe2++Cu
0.05 mol? 0.05 mol
故溶解的Fe粉的质量为m(Fe)="0.05" mol×3×56 g·mol-1="8.4" g。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某实验小组用工业废弃固体(主要成分为Cu2S和Fe2O3)制备有关物质,整个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气体a的化学式为?。
(2)溶液B加入硫酸酸化后再加入适宜氧化剂X得到溶液C,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制备硫酸铜溶液。常温下,O2、铜粉和稀硫酸三者在一起,几乎不反应,当加入溶液D后,随即生成硫酸铜。经理阅资料发现FeSO4对铜的氧化起催化作用。
A.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则第二步反应的郭子方程式为?。
B.⑦操作中,配制Fe2(SO4)3溶液时应注意?。
(4)操作⑧的目的是得到较纯的硫酸铜溶液。加入适宜试剂Y调节pH至铁元素全部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然后再过滤,浓缩、结晶等,则pH至少调节为_____。
已知:Ksp[Cu(OH)2]≈1×10-22,Ksp[Fe(OH)2] ≈1×10-16,Ksp[Fe(OH)3] ≈1×10-38
(5)科学家发现纳米级的Cu2O在太阳光照射下可以催化分解水。
A.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通入2mol水蒸气,发生如下反应:
2H2O(g)=2H2(g)+O2(g)?△H=+484kJ/mol
20min末测得n(O2)=0.16mol,则这段时间的反应速率υ(H2)=_________;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
B.已知:2Cu2O(s)+O2(g)=4CuO(s)?△H=-292kJ/mol
2C(s)+O2(g)=2CO(g)?△H=-221kJ/mol
请写出炭粉还原CuO(s)制备Cu2O(s)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除去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1)SO2(1分)
(2)2Fe2++H2O2+2H+=2Fe3++2H2O或4Fe2++O2+4H+=4Fe3++2H2O
(3)2Fe3++Cu=2Fe2++Cu2+;向配制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防止水解或将Fe2(SO4)3溶解在稀硫酸中,再加水稀释 (4)3 (5)0.008mol/(L·min)(单位占1分);(1分);
2CuO(s)+C(s)=CO(g)+Cu2O(s)?△H=+35.5 kJ/mol
本题解析:(1)Cu2S灼烧生成SO2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S+O22Cu+SO2↑,因此气体a是SO2。
(2)固体A是氧化铁和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固体溶解生成硫酸铁,进而硫酸铁又溶解铜,所以溶液A是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铜以及硫酸的混合液。加入过量的铁粉后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固体B是铜和铁的混合物,溶液B是硫酸亚铁。要得到硫酸铁晶体,则需要将硫酸亚铁氧化生成硫酸铁,因此氧化剂X可以是双氧水或氧气,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H2O2+2H+=2Fe3++2H2O或4Fe2++O2+4H+=4Fe3++2H2O。
(3)由于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把铜氧化生成铜离子,而铁离子又被还原生成亚铁离子,因此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Cu=2Fe2++Cu2+;由于铁离子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所以配制硫酸铁溶液时,要防止铁离子水解,因此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向配制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防止水解或将Fe2(SO4)3溶解在稀硫酸中,再加水稀释。
(4)溶液E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液,根据溶度积常数可知,要得到硫酸铜溶液,需要除去亚铁离子。由于氢氧化亚铁的溶度积常数大于氢氧化铜的,但氢氧化铁的溶度积常数小于氢氧化铜的,所以应该加入氧化剂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根据氢氧化铁的溶度积常数可知,要调节pH至铁元素全部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溶液中的OH-应该为=10-11mol/L,所以pH至少调节为3。
(5)20min末测得n(O2)=0.16mo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氢气是0.16mol×2=0.32mol,其浓度是0.32mol÷2L=0.16mol/L,因此氢气的反应速率υ(H2)=0.16mol/L÷20min=0.008mol/(L·min)。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因此根据方程式可知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根据反应①:2Cu2O(s)+O2(g)=4CuO(s)?△H=-292kJ/mol和反应②:2C(s)+O2(g)=2CO(g)?△H=-221kJ/mol并依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2即得到反应2CuO(s)+C(s)=CO(g)+Cu2O(s),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H=(-221kJ/mol+292kJ/mol)÷2=+35.5 kJ/mol。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据报道,纳米Fe3 O4晶体材料可以作为核磁共振造影增强剂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作为药物载体用于疾病的治疗。其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Fe3O4可以表示为 FeO·Fe2O3,属于混合物
B.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6FeOOH + CO ==2Fe3O4+3H2O+CO2
C.纳米四氧化三铁分散在适当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可能有丁达尔现象
D.在反应②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常温下,将1.92g铜加入到100mlH2SO4和HNO3的混合液中,Cu全部溶解,放出无色气体,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此时收集到气体为448ml(标准状况)的氢气。下列有关结论不正确的是(?)
A.溶解的铁粉为2.8g
B.原溶液中C(SO42-)=0.5mol/L
C.原混合溶液中C(H+)=1.2mol/L
D.原溶液中n(NO3-)=0.08mo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铜的物质的量为0.03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发生的反应依次分别为:
3Cu+8H++2NO3-=3Cu2++2NO↑+4H2O
0.03? 0.08? 0.02? 0.03
Fe?+?Cu2+=Cu+Fe2+
0.03? 0.03
Fe?+?2H+= Fe2++H2
0.02? 0.04?0.02
可知,原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02mol,H+的物质的量为0.12mol,即可求出SO42—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共溶解的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质量为2.8g
故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含少量杂质SiO2等)为原料进行炼铜,同时得到副产品绿矾(FeSO4·7H2O)。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① 4CuFeS2+2H2SO4+17O2=4CuSO4+2Fe2(SO4)3+2H2O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如表
沉淀物 | Cu(OH)2 | Fe(OH)3 | Fe(OH)2 |
开始沉淀pH | 4.7 | 2.7 | 7.6 |
完全沉淀pH | 6.7 | 3.7 | 9.6 |
参考答案:(1)Fe(或铁)?稀硫酸
(2)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3)3.7~4.7
(4)Fe+2Fe3+=3Fe2+
本题解析:以黄铜矿为原料进行炼铜,同时得到副产品绿矾的主要流程如下:反应Ⅰ是将CuFeS2转化为CuSO4和Fe2(SO4)3,并过滤除去SiO2。反应Ⅱ是通过水解反应分离CuSO4和Fe2(SO4)3,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可知,Fe3+的氢氧化物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的pH范围是2.7~3.7,Cu2+的氢氧化物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的pH范围是4.7~6.7,要想将溶液中的Fe3+完全沉淀且Cu2+不能沉淀,需要调节溶液的pH为3.7~4.7;为了不引入新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CuO调节溶液的pH至3.7~4.7,此时Fe3+完全沉淀;最后过滤,即可得到纯净的CuSO4溶液和Fe(OH)3沉淀。由实验目的知,反应Ⅲ是将CuSO4转化为Cu,所以加入的试剂a是过量的Fe,反应后过滤得到FeSO4溶液和Fe、Cu混合物。反应Ⅳ是从Fe、Cu混合物中得到Cu,所以加入的试剂b是稀硫酸。反应Ⅴ是将Fe2(SO4)3转化为FeSO4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操作X是从FeSO4溶液中得到绿矾,操作方法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