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0 03:21:47
1、实验题 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在A装置中用固体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若在标准状态下收集到33.6L的氯气,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
(2) 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
(3) C装置的作用是?。
(4) 此实验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偏低。该学生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
形管中还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
施是?。
② 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将装置作何改进?。
(5) 家庭中使用漂白粉时,为了增强漂白能力,可加入少量的物质是( )
A.食盐
B.食醋
C.烧碱
D.纯碱
参考答案:(14分)(每空各2分)
(1) 3mol
(2) 2Cl2+2Ca(OH)2 ="=" CaCl2+Ca(ClO)2+2H2O?
(3) 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4) ①将U形管置于冷水浴中(或冷却B装置)
②Ca(OH)2+2HCl ="=" CaCl2+2H2O
在A和B之间连接一个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5) B
本题解析:(1)在固体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中,MnO2+4HClMnCl2+Cl2↑+H2O,浓盐酸中被氧化是一半,故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3mol。
(2) 漂白粉是由氯气和消石灰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 ="=" CaCl2+Ca(ClO)2+2H2O。
(3)氯气有毒,C中的NaOH溶液可以与氯气发生反应,吸收多余氯气,故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4) ①避免高温就加一个冷能装置,故可采取的措施是将U形管置于冷水浴中(或冷却B装置)。②由A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也可以与消石灰反应,故反应方程式是Ca(OH)2+2HCl ="=" CaCl2+2H2O;为避免反应发生,可加一个除去氯化氢气体的装置,故改进的措施是在A和B之间连接一个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5)漂白粉只有生成HClO才具有漂白性,故可以加入酸性的物质,让其生成HClO,故选B。
点评:本题是有关实验方案的分析,要求学生熟悉所实验的内容及原理,能够考查同学们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将足量X气体通入Y溶液中,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组合是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CO2、H2O与Na2CO3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NaHCO3,析出NaHCO3,出现白色沉淀,正确;②SO2溶于水生成H2SO3,H2SO3电离产生H+,NO3?、H+把SO2氧化为SO42?,生成BaSO4白色沉淀,正确;③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与AgNO3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正确;④NH3与AlCl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l(OH)3,正确,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现有下列四种物质:①Cl2、②NO2、③NH4Cl、④Na.其中,能与水反应生成H2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受热易分解的是______,能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漂白液的是______,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和一种气体的是______.
参考答案:四种物质中,只有④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②氯化铵受热易分解,①氯气与碱反应生成次氯酸钠,为常用的漂白液,②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
故答案为:④;③;①;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氯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B.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液氯具有极强的漂白性
C.氯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受热后溶液的红色不能恢复
D.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来鉴别氯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氯气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其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A错;干燥的氯气和液氯都无漂白性,B错;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将品红氧化而导致溶液褪色,该过程不可逆转,C正确;由于Cl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不能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氯气、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B.新制氯水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逸出的气体是氯气
D.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pH变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氯气溶于水即得到氯水,即氯水是混合物,A不正确;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氯水中的盐酸具有酸性,所以新制氯水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正确;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则溢出的气体是氧气,C不正确;随着次氯酸的分解,氯水逐渐变为稀盐酸,所以酸性增强,漂白性逐渐减弱,直至消失,D不正确,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氯水的制备、组成微粒以及相应微粒的性质,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