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0 03:12:54
1、填空题 2010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为防止在大灾之后疫病流行,全国各地向灾区运送了大量的各种消毒剂、漂白剂等.
(1)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KClO3在H2SO4存在下与SO2反应制得.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当1?mol?HClO2发生分解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_.
(3)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与下列物质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其中过碳酸钠只发生了氧化反应的是______.
A.MnO2? B.KMnO4溶液 C.稀盐酸? D.Na2SO3溶液
2、填空题 已知氯气的漂白作用实际上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作用.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来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亚硫酸钠浓硫酸品红的酒精溶液
(1)为了探究干燥的SO2能不能使品红褪色,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指出实验装置图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①______;②______.
(2)按照修改后的装置,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这说明品红褪色的原因不是二氧化硫直接导致.为此,SO2能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可能微粒有______.
(3)甲同学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亚硫酸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对此,他得出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HSO3-和SO32-,不是H2SO3.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其理由是______.
(4)为了进一步探究,乙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各20ml于两只小烧杯中,两只烧杯中同时一次性各加入20ml?0.1mol/L的亚硫酸钠,20ml1mol/L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现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品红褪色较快.
①微粒浓度与褪色快慢关系,请用“多”或“少”填写“______”内容.
同浓度溶液 | SO32- | HSO3- | H2SO3 | 褪色速度 Na2SO3溶液 多 少 少 快 NaHSO3溶液 较上面______ 较上面______ 较上面______ 慢 |
3、选择题 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品红试纸、沾有KMnO4溶液滤纸均褪色都能证明SO2的漂白性
C.湿润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弱于I2
D.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
4、填空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下列有关实验
(1)若A为浓H2SO4,B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组成的片状金属单质,它在常温下难与水反应,C为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溶液红色褪去,则B为______:然后向烧杯中注入沸水,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若B为生石灰,实验中观察到C溶液先生成沉淀,而后沉淀溶解,当沉淀恰好澄清时,关闭F,然后向C中滴入E的溶液并向烧杯中加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上有光亮的银镜,则C是______的溶液.
(3)在上述反应过程中一起D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4)仅用上述装置的左边部分作发生装置,不能用于制取①CO2,②H2,③O2,④C2H4四种气体中的______;其最主要理由是______.
5、选择题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没有漂白作用的是
[? ]
A.NaOH
B.Na2O2
C.Cl2
D.S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