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0 03:12:28
1、选择题 0.2L?1mol?L-1的FeCl3与0.1L?2mol?L-1的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2
B.3:1
C.3:2
D.1: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先根据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盐的浓度×化学式中氯离子个数,求出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然后求比值.
解答:0.2L?1mol?L-1的Fe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3=3mol?L-1,0.1L?2mol?L-1的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2,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中氯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盐的浓度与化学式中离子个数的积,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瓶底
C.过滤时,玻璃棒下端在引流过程中应靠在三层滤纸处
D.称量时,称量物置于托盘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天平右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钡盐行业生产中排出大量的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SiO3、BaSO3、Ba(FeO2)2等]。某主要生产BaCl2、BaCO3、BaSO4的化工厂利用钡泥制取Ba(NO3)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酸溶后溶液的pH=1,Ba(FeO2)2与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酸溶时通常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70 ℃,且不使用浓硝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该厂结合本厂实际,选用的X为________(填化学式);中和Ⅰ使溶液中________(填离子符号)的浓度减小(中和Ⅰ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4)上述流程中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1)Ba(FeO2)2+8HNO3=Ba(NO3)2+2Fe(NO3)3+4H2O
(2)防止反应速率过快 浓硝酸易挥发、分解(凡合理答案均可)
(3)BaCO3 Fe3+、H+
(4)减少废渣中可溶性钡盐对环境的污染(凡合理答案均可)
本题解析:(1)Ba(FeO2)2中Fe为+3价,Ba(FeO2)2与HNO3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HNO3不能体现氧化性。(2)浓硝酸具有挥发性和不稳定性,挥发出的HNO3污染空气,且温度越高,分解速率越快。(3)X试剂一定能与H+反应,且反应后生成的产物易与溶液分离,则钡泥中的BaCO3符合条件,BaSiO3与H+反应生成H2SiO3,引入新杂质,BaSO3与H+反应生成SO2,污染空气;酸溶液中还含有的Fe3+可能以Fe(OH)3形式析出,从酸溶液中分离出去。(4)由于滤渣是过滤Ba(NO3)2溶液后得到的,滤渣上附着Ba2+,避免造成重金属盐污染。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只用下列一种物质不能鉴别:苯、CCl4、KI溶液、NaCl溶液、Na2SO3溶液的是
A.FeCl3溶液
B.AgNO3溶液
C.溴水
D.KMnO4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分别混合的现象为:不反应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不反应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溶液变为浅绿色、不反应不分层、生成沉淀和气体,现象不同,能鉴别,故A不符合题意;B、NaCl溶液、Na2SO3溶液与AgNO3溶液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正确;C、与溴水分别混合的现象为:不反应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不反应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溶液变为棕黄色、不反应不分层、溴水褪色,现象不同,能鉴别,故C不符合题意;D、分别混合的现象为:不反应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不反应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溶液褪色且溶液变为棕黄色、不反应不分层、溶液褪色,现象不同,能鉴别,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CO2中的少量CO:通入O2,点燃
B.除去Na2CO3稀溶液中的少量NaHCO3:加热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