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0 02:47:50
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先打开分液漏斗旋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再从上面倒出
B.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 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新制氯水的pH
C.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酸和碱正好反应、取2~3 次的实验平均值,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D.固体药品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转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新制氯水含有HClO,具有漂白性,会使pH试纸褪色,B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Ⅰ.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市售食用白醋中醋酸的准确浓度,取25.00mL某品牌食用白醋于烧杯中,稀释并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取稀释液25.00mL用浓度为cb mol/L的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
(1)该小组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
(2)右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l 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mL。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25.00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b mo1/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 26.32 | 25.34 | 25.30 |
参考答案:Ⅰ(1)由无色变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1分)(2) 25.40 mL(1分)
(3)A、B、C?(2分)(4)? 253.2cb/25.00 mol/L?(2分)?
Ⅱ(1)用酚酞作为指示剂,从滴定开始至滴定终点,溶液始终呈现碱性,故BaCO3不会
溶解,滴加的盐酸只与NaOH反应
(2)防止溶液局部酸化使BaCO3溶解
(3)由红色变无色
(4)不能,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呈酸性,HCl与BaCO3反应,测定结果不准确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下列仪器中: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其中根据物质沸点不同分离物质的仪器是??;在使用前需要查漏的仪器?(填序号)
参考答案:①③⑤、③、②⑤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事故处理或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可用水鉴别汽油、四氯化碳和乙醇
B.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酒精清洗
C.在NaOH溶液中滴加适量CuSO4溶液制得氢氧化铜浊液,用于检验醛基
D.用酸性KMnO4溶液直接检验乙醇与浓硫酸反应是否得到乙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0mol/L的H2SO4溶液。
(1)甲:量取25.0 ml 12 mol/L浓H2SO4倒入加入约25mL蒸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胶头滴管外,还有的玻璃仪器有?,?,?;
(2)乙:用100 ml 量筒量取25.0 ml 12 mol/L浓H2SO4,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
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