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练习题(三)

时间:2019-05-30 02:44: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12分)
(1)下图所示是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种简易装置

①.甲同学用下列方法检验发生装置的气密性,请问能否达到目的??(填能或否)
关闭止水夹a和b,从A处烧杯中加入水,使干燥管与烧杯中液面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没有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实验室利用上图所示发生装置可以制取下列?气体。
A.Cl2
B.CO2
C.NH3
D.SO2
(2)乙同学利用该图所示装置,用粗铁粒与3mol·L-1硝酸反应制取NO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NO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而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原因是?
②制取NO时,向A杯中加入稀硝酸,同时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A装置的干燥管中观察到气体的颜色的变化为?
B装置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当A装置中气体几乎无色时,打开止水夹b,关闭止水夹a,可用C装置收集NO气体。
③将a mol铁与含b molHNO3的稀溶液充分反应后,若HNO3的还原产物只有NO,反
应后Fe和HNO3均无剩余,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用含b的代数式示)。


参考答案:(1)①能? (2分)?②B? (2分)
(2)①NO与空气中的O2反应;(2分)?
②红棕色,(2分)?;?吸收NOx?(2分),;?③mol? (2分)


本题解析:(1)①如果装置不漏气,则干燥管内液面变化变化,所以是正确的。
②制取氯气需要加热,氨气和SO2易溶于水,均不能用此装置,所以答案选B。
(2)①NO极易被氧气氧化生成NO2,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②反应生成NO,但是装置内有残留的空气,所以无色气体被氧化生成红棕色NO2。氮氧化物但是污染性气体,需要尾气处理。
③根据反应式Fe+4HNO3=Fe(NO3)3+NO↑+2H2O和3Fe+8HNO3=3Fe(NO3)2+2NO↑+4H2O可知,被还原的硝酸但是参加反应的硝酸的1/4,所以反应中转移电子是3b/4mol。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橙色溶液变成绿色
乙醇具有还原性
B

澄清溶液变浑浊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C

试管内壁有银镜生成
乙醛具有还原性
D

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加水不溶解
醋酸铅使蛋白质盐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不正确,醋酸铅属于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形,而不是盐析,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浸没在液体中。
C.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D.把几滴FeCl3饱和溶液滴入250mL的沸水中制取Fe(OH)3胶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为避免试剂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A正确;B、蒸馏时,温度计测量的气体温度,因此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出口处,B不正确;C、逆向冷却效果好,所以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C正确;D、把几滴FeCl3饱和溶液滴入250mL的沸水中制取Fe(OH)3胶体,操作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6分)某市进行学业水平考试实验操作考查,试题分别为:
Ⅰ.试验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主要是还原性)。
Ⅱ.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⑴试题中设置了“评价与反思”,下列“评价与反思”不合理的是:?。(填序号)
A.应该由监考老师去评价与反思
B.实验结论告诉我:维生素C丸子应该密封保存
C.维生素C能使淀粉的碘溶液褪色
D.配制新制氢氧化铜时要将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等物质的量混合

E.实验Ⅲ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和引流
F.实验Ⅱ中的废水应该回收后再集中处理,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
⑵实验Ⅲ中合理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④?。(填序号)
①溶解,②计算和称量,③转移和洗涤,④查漏,⑤定容和摇匀。
⑶实验Ⅱ考查结束后,发现试管内壁附着一层红色固体。为了洗干净试管,某学习小组尝试往试管中加适量(3mL)稀硝酸,发现红色固体立即消失,溶液呈蓝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6分)⑴ AD (2分);⑵②①③⑤(2分)
⑶3Cu2O+14H++2NO3-=6Cu2++2NO↑+7H2O(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混合下列各组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加热蒸干产物并在300℃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残留固体不是纯净物的是
A.向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氯水
B.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H4)2SO4与 BaC12溶液
C.等物质的量的 NaHCO3与 Na2O2固体
D.在NaBr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和过量Cl2反应生成FeCl3,FeCl3加热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灼烧后氢氧化铁分解产生氧化铁和水;
B、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H4)2SO4与 BaC12溶液反应后生成了硫酸钡和氯化铵,灼烧时氯化铵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挥发。
C、2NaHCO3═Na2CO3+H2O+CO2↑,②2CO2+2Na2O2═Na2CO3+O2↑,反应后有碳酸钠和水
D、2NaBr+Cl2=2NaCl+Br2,加热时,Br2易挥发,最后所得固体只有NaCl
点评:对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需要熟练记忆,然后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