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0 02:43:18
1、选择题 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锂离子电池可以充电再次使用,属于二次电池,正确;B、铜锌原电池中铜为正极,故电流由铜流向锌,而电子是由锌流向铜,错误;C、Zn失去电子生成Zn2+发生氧化反应,正确,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正确。
考点:原电池工作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8分).设计总反应为:2Fe3++Fe==3Fe2+原电池,在框内画出图示。并写出两极反应式。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8分,图4分,电极反应各2分,设计合理就给分)
正极2Fe3++2e-=2Fe2+、负极Fe-2e-=Fe2+。
本题解析: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铁离子得到电子,单质铁失去电子,所以原电池中负极材料是铁,正极材料是比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等,而电解质溶液中必须含有铁离子,例如氯化铁等,装置图如图所示(见答案)。其中电极反应式是正极2Fe3++2e-=2Fe2+、负极Fe-2e-=Fe2+。
点评: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导线相连并插入到电解质溶液中,据此可以进行有关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其总反应为:2C2H6+7O2+8KOH=4K2CO3+10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14H2O+7O2+28e—=28OH—
B.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升高
C.理论上消耗1mol C2H6,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mol
D.放电过程中,K+向负极移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作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作正极。负极发生反应:2C2H6-28e-+36OH-=4CO32-+24H2O 正极发生反应:7O2+28e-+14H2O=28OH-.反应一段时间后,负极由于消耗了氢氧根离子,使附近的PH减小。每有2mol乙烷发生反应转移电子28mol.如果消耗1mol C2H6,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mol。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K+应该向正极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镁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能化学电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如图是镁-空气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电池Mg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导线由碳电极流向Mg电极
D.当电路中通过0.2 mol电子时,消耗的O2体积为1.12 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镁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错;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由镁电极流向碳电极,C错;由于没有说明O2所处的状态,所以无法计算O2的体积,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有关下图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必须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反应
B.乙池中电极反应式为NO3-+4H+ + e-=NO2↑+2H2O
C.当铜棒质量减少6.4g时,甲池溶液质量增加6.4g
D.当铜棒质量减少6.4g时,向乙池密封管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LO2,将使气体全部溶于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该原电池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在2个不同的烧杯中完成的,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没有直接接触,A不正确;乙池是正极溶液中的NO3-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NO3-+2H+ + e-=NO2↑+H2O,B不正确;C、当铜棒质量减少6.4g即0.1mol时,甲池溶液铜离子增加0.1mol,但由于盐桥中氯离子向甲池中移动,所以溶液增加的质量大于6.4g,C不正确;D、当铜棒质量减少6.4g即0.1mol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mol,所以根据电极反应式NO3-+2H+ + e-=NO2↑+H2O可知生成NO2的物质的量是0.2mol,则根据反应式4NO2+O2+2H2O=4HNO3可知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是0.05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1.12L,D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