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4 23:05:03
1、选择题 经分析知道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不可能是混合物
B.不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单质
D.一定是纯净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单质,也可能是纯净物,还可能是由同素异形体形成的混合物,但就不可能是化合物。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基本概念,只要掌握概念,就可以快速解答,非常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对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均可以跟碱反应
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错,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B错,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C正确;D错,如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干冰
B.小苏打
C.烧碱
D.食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2种或2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据此可知食醋是混合物,其余都是纯净物,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有关概念对熟悉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含氧酸,第二种是强电解质,第三种是混合物的是(?)。
A.水、纯碱、空气
B.HNO3、盐酸、碱石灰
C.H2SO4、NaCl、烟
D.Fe2O3、BaSO4、饱和食盐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中的水是氧化物,不是含氧酸;B中的盐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D中氧化铁是氧化物,不是含氧酸,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题型。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有关概念的含义和判断依据,然后灵活运用即可,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化工生产中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填物质的化学式)。
(2)“三酸”与“两碱”之间的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酸过量时),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酸过量时)?、?。
(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
A.Au
B.Cu
C.Al
D.Fe
(4)烧碱、纯碱溶液均可吸收CO2,当含0.1 mol NaOH的溶液吸收一定量CO2后,将溶液低温小心蒸干得到固体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填化学式):
①?,②Na2CO3,③?,④NaHCO3。
参考答案:(1)Na2CO3
(2)H+ + OH- =H2O 、2H+ + CO32- = CO2↑+H2O。
(3)B
(4)NaOH、Na2CO3,Na2CO3、NaHCO3
本题解析:(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纯碱Na2CO3,在物质的分类上该物质属于盐。(2)酸过量时的两个离子方程式是H+ + OH- =H2O;2H+ + CO32- = CO2↑+H2O。因此离子反应是表示了所有同一类型的反应,反映了反应的实质。(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A.Au在常温时不能与浓硝酸反应。错误。B Cu在常温时能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正确。Al 和Fe在常温时遇到浓硝酸会发生钝化现象,所以不能溶解。错误。因此选项为B。(4)在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可能发生反应CO2+2NaOH= Na2CO3+ H2O;CO2+NaOH=NaHCO3。根据题目提供的可能性,按照通入CO2气体的物质的量由少到多的顺序,将溶液低温小心蒸干得到固体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①NaOH 和Na2CO3的混合物;②Na2CO3;③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④NaHCO3。2气体时得到的产物的可能性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