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4 22:50:59
1、选择题 14C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14CO2+C
2CO,达到化学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14C的微粒有 ( )
A.14CO2
B.14CO2,14CO
C.14CO2,14CO,14C
D.14C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在CO的同时,CO又分解生成CO2和C,所以选项C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可逆反应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设计新颖,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该题基础性强,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试加以解释。
(1)吸热反应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
(2)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之所以能化合成NH4Cl晶体是由于体系的熵值增大。
参考答案:(1)不正确。吸热反应也有能自发进行。例如:(NH4)2CO3(s)=NH4HCO3(s)+NH3(g) △H= +74. 9kJ·mol-1,由于NH3的生成使体系的熵值增大,且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故能自发进行。
(2)不正确。NH3和HCl化合生成NH4Cl的过程是熵减过程,但该过程是放热过程,能量降低,故能自发进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如右图所示,某温度下,物质的量分别是1.2mol的气体X和物质的量为1.0mol的气体Y,在2L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反应5min后测得n(X) =0.4mol,n(Y)=0.2mol,生成的n(Z)=1.6mol,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反应在10分钟内的化学反应速率用Z来表示则V(Z)=?。
参考答案:(6分)? X+Y
2Z? V(Z)=0.08mol﹒L-1﹒min-1
本题解析:反应5min后测得n(X) =0.4mol,n(Y)=0.2mol,生成的n(Z)=1.6mol,则反应中消耗n(X)=0.8mol,n(Y) =0.8mol,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Y
2Z;反应在10分钟时Z的物质的量是是1.6mol,所以Z的反应速率是
=0.08mol﹒L-1﹒min-1。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图像的基础上,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恒温下,下列物质的状态变化中,△S变化最大的是(?)
A.H2O(l)=H2O(g)
B.H2O(s)=H2O(g)
C.H2O(s)=H2O(l)
D.H2O(l)=H2O(s)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同一种物质的熵值为气态对于液态,液态大于气态,所以对于水的状态的变化,△S变化最大的是H2O(s)=H2O(g),故本题的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物质熵值变化的判断,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常考考点,本题要掌握的是同一种物质的熵值为气态对于液态,液态大于气态,本题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对于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ΔH<0,ΔS>0,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若ΔH>0,ΔS<0,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若ΔH>0,Δ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
D.若ΔH<0,Δ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ΔG<0的反应为自发反应,若ΔH>0,ΔS>0,为保证ΔG=ΔH-TΔS<0,只有在高温下才能是自发反应。
考点: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