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17 08:13:53
1、实验题 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混合即可发生反应。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的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
请回答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有白烟产生,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少量Cl2,为防止其污染环境,可将尾气通过盛有___________的洗气瓶。
2、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合成氨的原理,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下图中A是简易的氢气发生器,B是圆底烧瓶,C是装有干燥剂的U形管,a是旋转活塞,D是装有还原铁粉的反应管,E是装有酚酞试液的烧杯。
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活塞a,并取下烧瓶B;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适当浓度的盐酸,使之产生氢气。经必要的操作后,在导管出口处点燃氢气,然后如上图所示装上烧瓶B,塞紧瓶塞,氢气在烧瓶中继续燃烧,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D中的还原铁粉,待B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a,气体通过反应管D进入烧杯E中。
(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________操作,进行该操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B、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干燥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干燥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
(5)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进行回答)_______________。
(6)工业生产上合成氨一般选择的压强是20MPa~50MPa,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题 (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甲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OH)2;
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Ⅰ.(1)乙同学的观点,你认为其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探究沉淀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过滤、洗涤、低温干燥,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Ⅱ.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3)B装置中试剂的化学式是?,C装置中试剂的名称是?。
(4)能证明乙同学观点正确的预期实验现象是?。
(5)若丙同学的观点正确,用上述装置通过B、C中质量的增加来定量测定沉淀的组成,该装置存在的主要缺点是?(任答1条即可)。
4、填空题 碱式碳酸铜的成分有多种,其化学式一般可表示为xCu(OH)2?yCuCO3.
(1)孔雀石呈绿色,是一种名贵的宝石,其主要成分是Cu(OH)2?CuCO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制取孔雀石的最佳反应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2.0mL0.50mol?L-1的Cu(NO3)2溶液、2.0mL0.50mol?L-1的NaOH溶液和0.25mol?L-1的Na2CO3溶液按表Ⅰ所示体积混合.
实验2:将合适比例的混合物在表Ⅱ所示温度下反应.
实验记录如下:
编号 | V (Na2CO3)/mL | 沉淀情况 | 编号 | 反应温度/℃ | 沉淀情况 1 2.8 多、蓝色 1 40 多、蓝色 2 2.4 多、蓝色 2 60 少、浅绿色 3 2.0 较多、绿色 3 75 较多、绿色 4 1.6 较少、绿色 4 80 较多、绿色(少量褐色) |
5、实验题 (6分)为了验证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的各种产物,甲、乙两学生分别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图中→表示气体流向)
(1)上述方案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具体说明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中,气体通过的各装置(用字母表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