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17 08:05:01
1、选择题 现代化学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方法比较多,经常采用的是1H核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IR)等方法。在1H–NMR分析中,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核所处的化学环境(即附近的基团)不同,表现出的核磁性不同,代表核磁性特征的峰在核磁共振谱图中横坐标的位置也就不同。下图1和图2是A、B两种物质的1H核磁共振氢谱。已知A、B两种物质都是烃类,都含有6个氢原子。请根据图1和图2两种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图选择出不可能属于图1和图2的两种物质是?
A.A是C3H6 ;B是C4H6?B.A是C2H6 ;B是C3H6
C.A是C2H6 ;B是C6H6(苯)?D.A是C3H6;B是C2H6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根据核磁共振氢谱可判断,A中氢原子只有一类,B中氢原子有3类;对于选项A:环丙烯、CH≡CCH2CH3;B:CH3CH3、CH2=CHCH3可与图示符合,而CD选项中的苯、乙烷中的氢只有一种结构,与图示不符,故答案为C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F比HI更稳定的主要原因是HF分子之间易形成较强的氢键
B.肌红蛋白、蚕丝、过氧化氢酶、油脂充分水解后均可得到氨基酸
C.氢键、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和共价键均为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
D.李比希燃烧法、钠熔法、铜丝燃烧法、纸层析法都是元素定性分析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子的稳定性和化学键有关系,氢键不是化学键,一般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A不正确;油脂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得不到氨基酸,B不正确;李比希燃烧法可定量测定元素含量;钠熔法是定性鉴定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氮、卤素、硫)的方法;铜丝燃烧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卤素;纸层析法是以纸为载体的色谱法,实现定性、定量分析,它用于一些精度不高的分析,所以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分散,但很基础,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实验测得某碳氢化合物A中,含碳80%、含氢20%,求该化合物的实验式。又测得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参考答案:C2H6
(1)
=1∶3
该化合物的实验式是CH3。
(2)设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n个CH3,则:
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2H6。
答:该碳氢化合物的实验式是CH3,分子式是C2H6。
本题解析:(1)实验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所含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最简单整数比的式子,求化合物的实验式即是求该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数目(N)之比。
=1∶3
该化合物的实验式是CH3。
(2)设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n个CH3,则:
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2H6。
答:该碳氢化合物的实验式是CH3,分子式是C2H6。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常见有机物(一个分子内碳原子总数不超过10个)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其1H核磁共振谱图中出现两组峰,且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之比为3:2。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有机物不可能为芳香醇
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可能为C8H10O2
C.该有机物可能与NaOH溶液反应
D.该有机物燃烧时一定只生成CO2和H2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X相同,则苯环上的H原子有1种,共4个,所以X的基团上的H原子的种类是1种,若为芳香醇,则取代基的H原子种类是2种,不符合题意,正确;B、该有机物可能是C8H10O2,取代基X是CH3-O-,正确;C、根据分析X的基团上应有3个H原子,X可能是CH3-COO-,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发生反应,正确;D、该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除C、H、O以外的元素,错误,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mol气态烃A最多和2mol HCl加成,生成氯代烷B,1mol B与6mol 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碳、氯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则A的分子式为
[? ]
A.C2H2
B.C3H4
C.C3H6
D.C4H6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