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17 07:46:00
1、选择题 将pH=3的盐酸溶液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H4+)>c(Cl–)>c(H+)>c(OH–)
B.c(NH4+)>c(Cl–)>c(OH–)>c(H+)
C.c(Cl–)>c(NH4+)>c(H+)>c(OH–)
D.c(Cl–)>c(NH4+)>c(OH–)>c(H+)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氨水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所以pH=11的氨水溶液的浓度大于0.001mol/L,即反应后氨水是过量的,所以溶液显碱性。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选项B正确。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点评: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时,主要是依据电荷守恒、物料失衡以及质子守恒等。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
B.SiO2+2NaOH=Na2SiO3+H2O
C.AgNO3+HCl=AgCl↓+HNO3
D.2HCl+Cu=CuCl2+H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位于H后.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1?Na2CO3溶液:
B.0.1mol?L
C.0.1mol?L-1 FeCl3溶液:
D.=1×1014的溶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离子之间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
B.OH-与HCO3-反应;
C.Fe3+、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1×1014的溶液,c(H+)=1mol/L,溶液显酸性.
解答:A.因Ba2+、CO32-离子之间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因OH-与HCO3-反应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Fe3+、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
D.=1×1014的溶液,c(H+)=1mol/L,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之间的反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离子[Cu(NH3)4] 2+
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没有发生变化
D.在[Cu(NH3)4] 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则该难溶物是氢氧化铜。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则生成的溶液是通过配位键形成的络离子[Cu(NH3)4] 2+,其中NH3给出孤对电子,Cu2+提供空轨道,则选项B正确,AD不正确;该络离子在乙醇的中溶解度小,会有晶体析出,C不正确,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考查学生对配位键概念以及形成的熟悉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配位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CO2通入到下列各溶液中不可能生成沉淀的是
A.饱和氯化钠溶液
B.石灰水
C.饱和碳酸钠溶液
D.硅酸钠溶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中,因为弱酸不能和强酸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二氧化碳通入到氯化钠溶液中不反应;B项中,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可以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C项中,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小,而生成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却比碳酸钠大,因此必然有固体碳酸氢钠析出;D项中,因为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所以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白色胶状硅酸沉淀.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