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17 07:27:46
1、选择题 从1L?3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0mL溶液,则取出的溶液中含NaCl
A.3mol
B.0.3mol
C.0.1mol
D.175.5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溶液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可知1L溶液的浓度和100ml溶液的浓度相等,根据n=cV计算NaCl的物质的量.
解答:1L溶液的浓度和100ml溶液的浓度相等,
则100mL溶液含NaCl的物质的量为:n=cV=0.1L×3mol/L=0.3mo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溶液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1L溶液的浓度和100ml溶液的浓度相等.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生态农业涉及农家肥料的综合利用,某种肥料经发酵得到一种含甲烷、CO2、氮气的混合气体2.016升(标准状况),该气体通过盛有红热CuO粉末的硬质玻璃管,发生反应:CH4+4CuOCO2+2H2O+4Cu。当CH4完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减轻4.8克。将该反应后产生的气体通过过量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吸收,生成沉淀8.5克。
(1)原混合气体中CH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原混合气体中N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参考答案:(1)0.075;(2)5.56%?(5/90)
本题解析:(1)根据题意,硬质玻璃管质量减轻4.8 g为CuO转化为Cu时,失去O的质量,由CH4+4CuOCO2+2H2O+4Cu得关系式:CH4——4O,又n(O)="4.8" g÷16 g?mol-1="0.3" mol,则n(CH4)="0.075" mol;(2)根据题意,发生的反应为CH4+4CuO
CO2+2H2O+4Cu ,CO2+Ca(OH)2(过量)=CaCO3↓+H2O,由方程式可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关系:n(CaCO3)= n反应后(CO2)=n反应前(CH4+CO2),n(CaCO3)="8.5" g÷100 g?mol-1="0.085" mol,原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016 L÷22.4 L?mol-1=0.09mol,则n(N2)="0.005" mol,所以原混合气体中N2的体积分数为(0.005 mol÷0.09 mol)×100%=5.56%。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0.1 NA个CO32-的Na2CO3固体的质量为10.6g
B.含1 mol HCl的盐酸溶液与足量Fe反应,Fe所失去的电子总数为2 NA
C.100mL 0.1mol·L-1的稀硫酸中含有SO42-个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11.2L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10分)将25.0g胆矾(CuSO4·5H2O)溶于水配成200mL溶液,其密度为1.25g/cm3,试计算
(1)该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为 ,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从该溶液中取出20mL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的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向稀释后的溶液中加入100mL1mol/L的NaOH溶液可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10分;每空2分) (1)6.4% 0.5mol/L
(2)0.1mol/L (3)0.98g NaOH和Na2SO4
本题解析: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1)溶液的质量是200ml×1.25g/ml=250g,溶质硫酸铜的质量是,所以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
;根据
可知,硫酸铜溶液的浓度是
,因此根据化学式可知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2)由于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不变的,所以稀释后硫酸铜的浓度是0.5mol/L÷5=0.1mol/L。
(3稀释后的溶质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是0.1L×0.1mol/L=0.01mol,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1mol,所以根据反应反应的方程式2NaOH+CuSO4=Na2SO4+Cu(OH)2↓可知,氢氧化钠是过量的,所以生成氢氧化铜的物质的量是0.01mol,质量是0.01mol×98g/mol=0.98g。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钠。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用1L1mol·L-1的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
A.1∶3
B.2∶1
C.2∶3
D.3∶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设CO32-和HCO3-物质的量分别为x、y,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0.8CO2+1OH-=xCO32-+yHCO3-+0.5H2O。由C元素守恒得x+y=0.8;由电荷守恒得2x+y=1,解得x=0.2、y=0.6。
考点:化学计算
点评:注意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