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17 05:59:11
1、选择题 根据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中属于
A.s区
B.p区
C.d 区
D.ds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①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久置于空气中变成蓝色
②淀粉遇碘变蓝
③在蜂、蚁蜇咬处涂稀氨水或小苏打溶液可以减轻疼痛
④电解氯化钠溶液.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①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久置于空气中变成蓝色,是由于硫酸铜粉末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了五水合硫酸铜;
②碘水中含有I2,淀粉遇碘变蓝色,
③蜂、蚁的刺液是酸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
④氯化钠溶液通电后,生成氢氧化钠等新物质.
解答:①硫酸铜粉末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CuSO4+5H2O=CuSO4?5H2O,由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属于化学变化,故①正确;
②碘水中含有I2,淀粉遇碘变蓝色,属于化学变化,故②正确
③蜂、蚁的刺液是酸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显酸性的物质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发生中和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③正确;
④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导电发生反应:2NaCl+2H2O
2NaOH+Cl2↑+H2↑属于化学变化,故④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注意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本题时须从概念入手,分析各选项是否有生成新物质,即可解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X | Y | ? |
| ? | Z | W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所以Y只能是O,则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是N、Z是S、W是Cl。水分子中存在氢键,沸点最高。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单质不溶于水。氨气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非金属性是O大于N,所以阴离子的还原性是X>Y,因此正确的答案是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CH4> SiH4 >HF
B.原子半径:Na>Mg>O
C.酸性:HClO4>H2SO4>H3PO4
D.非金属性:F>Cl>Br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A不正确,热稳定性应该是HF>CH4>SiH4;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所以选项BCD均是正确的,答案选A。
点评: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熟悉了解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元素周期律的具体内容,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X+核外电子分别为2、8、8,则X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第0族
B.第四周期ⅠA第族
C.第三周期第ⅠA族
D.第三周期第ⅧA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X的+1价阳离子为288的结构,其原子为2、8、8、1。故为第四周期ⅠA主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