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17 05:53:50
1、实验题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1)
(2)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后再加入乙酸
(3)催化作用 ;吸水作用
(4)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5)倒吸
(6)分液
(7)防止大试管中液体暴沸而冲出导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推断题 实验室以含有Ca2+、Mg2+、Cl-、SO42-、Br-等离子的卤水为主要原料制备无水CaCl2和Br2,流程如下:
(1)操作I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用主要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加入溶液W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CaO调节溶液Y的pH,可以除去Mg。由表中数据可知,理论上可选择的pH最大范围是___________。酸化溶液Z时,使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贝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并收集CO气体,下列装置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4)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1.2×10-2,,K=6.3×10-3;H2CO3的电离常数K=4.5×10-7,K=4.7×10-11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H2SO3酸性强于H2CO3,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合理试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试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自选。供选择的试剂:CO2、SO2、Na2CO3、NaHCO3、NaHSO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pH试纸。
参考答案:(1)四氯化碳;分液漏斗
(2)除去溶液中的SO42-;11.0pH
12.2
(3)b、d
(4)用于比较pH的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
提供3种参考方案如下:
方案一: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HSO3和NaHCO3溶液,用酸度计(或pH试纸)测两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方案二:将SO2气体依次有过NaHCO3(或Na2CO3)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方案三:将CO2气体依次有过NaHSO3(或Na2SO3)溶液、品红溶液,品红溶液不褪色,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甲酸(HCOOH)是一种有刺激臭味的无色液体,有很强的腐蚀性。熔点8.4℃,沸点100.7℃,能与水、乙醇互溶,加热至160℃即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1)实验室可用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一氧化碳:HCOOHH2O+CO↑,实验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制备时先加热浓硫酸至80℃-90℃,再逐滴滴入甲酸。
①从下图挑选所需的仪器,画出Ⅰ中所缺的气体发生装置(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管、胶皮管,固定装置不用画),并标明容器中的试剂。
?②装置Ⅱ的作用是 。
(2)实验室可用甲酸制备甲酸铜。其方法是先用硫酸铜和碳酸氢钠作用制得碱式碳酸铜,然后再与甲酸斥制得四水甲酸铜[Cu(HCOO)2·4H2O]晶体。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2CuSO4+4NaHCO3 = Cu(OH)2? CuCO3↓+3CO2↑+2Na2SO4+H2O? Cu(OH)2·CuCO3+4HCOOH+5H2O = 2Cu(HCOO)2·4H2O+CO2↑ 实验步骤如下:
Ⅰ.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③步骤ⅰ是将一定量CuSO4·5H2O晶体和NaHCO3固体一起放到研钵中研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步骤ⅱ是在搅拌下将固体混合物分多次缓慢加入热水中,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如果看到__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说明温度过高。
Ⅱ.甲酸铜的制备:将Cu(OH)2·CuCO3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热的蒸馏水,再逐滴加入甲酸至碱式碳酸铜恰好全部溶解,趁热过滤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在通风橱中蒸发滤液至原体积的1/3时,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再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2-3次,晾干,得到产品。
⑤“趁热过滤”中,必须“趁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用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
②防止水槽中的水因倒吸流入蒸馏烧瓶中
③研细并混合均匀
④出现黑色固体
⑤防止甲酸铜晶体析出
⑥洗去晶体表面的水和其它杂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是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________,操作Ⅱ为________。
(2)无色液体A是,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产品中甲苯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计算结果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分液;蒸馏
(2)甲苯;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3)(4)(2.40×10-3×122×4)/1.22;96%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参考答案:(1)
(2)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3)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
(4)倒吸
(5)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承接蒸馏出的乙酸乙酯,再分液
(6)②④⑤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