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17 05:16:03
1、填空题 (8分)为了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的x值,进行如下实验
(1)称取Wg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溶液
(2)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a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至KMnO4不再褪色为止,所发生的反应为: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试回答:
①实验中,需要的仪器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填名称)?
?
A.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
B.滴定管
C.100mL的量筒
D.100mL的容量瓶
E、烧杯? F、漏斗? G、锥形瓶? H、玻璃棒? I、药匙? J、烧瓶
②实验中,标准液KMnO4溶液应装在?式滴定管中,因为?
?
③若在接近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再继续滴至终点,则所测得的x的值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④在滴定过程中若用去amol·L—1的KMnO4溶液VmL,则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由此,x=?。
⑤若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刻度,则计算的x值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参考答案:
①ABDEGHI ,胶头滴管、铁架台带滴定管夹?
②酸 ,KMnO4溶液有腐蚀性,会腐蚀橡胶
③无影响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④mol·L—1, x=
或者
⑤?偏大?(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每空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实验仪器的组装和实验基本操作,并附带考察与实验相关的分析与计算。同时对于滴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考察。在接近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对锥形瓶内壁进行冲洗,不会影响本滴定物质的总物质的量,所以X值也不会改变。利用标准物质和待测定物质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建立起计算框架,根据题目给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即可。
点评:本题的解题思路在于测定一定质量的草酸晶体中草酸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草酸的摩尔质量解出原来草酸晶体中草酸的质量,剩下的就是结晶水的质量。根据这个解题思路来设计实验进行数据处理,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取相同体积(0.025L)的两份0.01 mol/L NaOH溶液,把其中一份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pH值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用已知浓度的硫酸溶液中和上述两份溶液,若中和第一份(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所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为VA,另一份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为VB,则:(1)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VA与VB的关系是____;(2)以酚酞为指示剂时,VA与VB的关系是____。
参考答案:减小,因吸收CO2生成Na2CO3,使NaOH减少。(1)VA=VB(2)VA<VB
本题解析:NaOH溶液放置于空气中,因NaOH会与空气中的CO2起反应,导致溶液中NaOH减少,故溶液的pH值减小。用H2SO4滴定Na2CO3溶液时,反应分两个阶段进行:①H++CO32-=HCO3-(此时溶液呈弱碱性);②HCO3-+H+=H2O+CO2↑(此是溶液呈弱酸性)滴定过程中,按哪种反应进行,取决于所选择的指示剂。(1)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因其变色范围为pH=3.1~4.4,滴定反应按②式进行,由关系式2NaOH~Na2CO3~H2SO4,可知:消耗H2SO4的量相等,故此时VA=VB。(2)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因其变色范围为pH=8~</PGN0062B.TXT/PGN>10,滴定反应按①式进行,消耗H2SO4的量减少,故VA<V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以下说法中能证明某无色透明液体为纯净的水的是(?)
A.测得该液体pH=7
B.电解该液体得到氢气和氧气,且其体积比为2:1
C.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
D.在1.01×105Pa压强下测得沸点为373.15K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溶液显中性,不一定是纯水,A不正确。同样B、电解电解质不参加反应的水溶液都得到氧气和氢气;C、不一定的,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25℃时的下列五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溶质 | HCl(aq) | FeCl3 | NaOH | HCOONa | C2H5OH |
溶液的pH | 3 | 4 | 10 | 11 | 未测定 |
水的电离程度 | α1 | α2 | ![]() | α4 | α5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
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
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氨水是弱碱,所以pH=11的氨水浓度大于0.001mol/L,则A和D中氨水均过量,溶液显碱性,pH大于7;B中强酸强碱恰好反应,溶液显中性,pH=7;醋酸是弱酸,所以pH=3的醋酸浓度大于0.001mol/L,则C中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小于7,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灵活性强,侧重考查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