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1 03:10:18
1、选择题 下列操作方法或仪器选择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乙醇和水是互溶的,B不正确。氨气密度小于空气的,应该用锌下排空气法收集,C不正确。氢氧化钠和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性很强的硅酸钠,导致玻璃塞和瓶口粘合在一起,而不易打开,所以应该用橡胶塞,D不正确。因此正确的答案是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制Cu(OH)2浊液既可以区别甲酸钠和乙酸钠,也可以区别乙醇和甘油
B.食醋总酸含量测定实验中,标准液NaOH既可以滴定未知浓度的食醋,也可被食醋滴定,前者甩酚酞做指示剂,后者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C.石油分馏中使用冷凝管目的是冷凝获得产物,阿司匹林及硝基苯制备中垂直长导管(如图)目的之一是冷凝回流反应物
D.过滤时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要保持接触,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锥形瓶(或烧杯)内壁也要保持接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中,新制Cu(OH)2浊液既可以区别甲酸钠(含醛基,加热产生红色沉淀)和乙酸钠,也可以区别乙醇和甘油(含多羟基,生成绛蓝色溶液),可行;B项中,食醋总酸含量测定实验中,标准液NaOH既可以滴定未知浓度的食醋,也可被食醋滴定,滴定终点CH3COONa溶液为酸性,故用甲基橙做指示剂,原说法不正确;C项中,石油分馏中使用冷凝管目的是冷凝获得产物,阿司匹林及硝基苯制备中垂直长导管(如右图)目的之一是冷凝回流反应物,正确;D项中,过滤时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要保持接触,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锥形瓶(或烧杯)内壁也要保持接触,目的是防止液体飞溅,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浸没在液体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C.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无人的方向,先均匀受热再固定加热
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应首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参考答案:A.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一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故A正确;
B.蒸馏操作时,需要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到支管口处,故B错误;
C.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无人的方向,先均匀受热再固定加热,以防液体溅出伤人,故C正确;
D.容量瓶使用前应先检验是否漏水,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研究物质的性质的基本程序是一个系统过程,其基本程序一般分为四个过程。下列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的第一步的是
A.预测物质的性质
B.观察物质的外观状态
C.进行实验和观察
D.作出相关的解释和结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研究物质的第一步是观察物质的外观状态,其次是观测物质的性质,第三是进行实验和观察,第四是作出相关的解释和结论,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8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可用分液漏斗待静置分层后分液。
B.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时,需在熄灭后,用小漏斗向酒精灯中添加满酒精。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H2SO4沿烧杯壁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D.称取NaOH固体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而应用称量纸称量,并慢慢称取以使称量更准确。
E.见光易分解的药品如浓HNO3、AgNO3等应保存在棕色瓶中,并置于阴暗处。
F.过滤过程中洗涤沉淀时,应向沉淀上加水并 不断搅拌,使水自然流下,并重复2—3次。
(2)右图是滴定管的一部分(每小格为0.1mL),图中液面的读数为?mL;如果右图是量筒的一部分(每小格为0.1mL),则图中液面的读数为?mL。
参考答案:(1)CE;(2)20.20;19.8
本题解析:【分析预测及备考建议】化学仪器的基本操作、化学实验安全、化学试剂的使用、保存等都是化学中的重点中的重点,学习化学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对上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就尤其重要。
【答题技巧】(1)A中的干扰是酒精不能用作溴水的萃取剂;B项中的描述前面都正确,最后的“添满”不正确,应加入到2/3;C中浓硫酸的稀释一定要将浓硫酸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D NaOH是强腐蚀性的物质不能用称量纸称量,且NaOH具有很强的吸湿性,不能慢慢称取;E AgNO3、浓HNO3都是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所以一定要用棕色瓶并存于阴暗处,正确;F中沉淀的洗涤,要加水至将沉淀淹没后,让水自然流下,并重复2—3次,不能用玻璃棒搅拌。
(2)中比较了滴定管和量筒的差异,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刻度的顺序量筒是由下而上,滴定管是由上而下,另一方面是精确度,量筒吸到小数点后一位,而滴定管能精确到小数点后的两位,所以量筒读数是19.8,滴定管的读数是20.20。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