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1 02:17:47
1、填空题 (1)+3价Co的配合物CoClm·nNH3,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若1 mol该配合物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1 mol AgCl沉淀,用配合物形式写出该配合物的化学式?。
(2)研究物质磁性表明: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MnO2和Fe3O4及Cr2O3中,磁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_。
(3)碳纳米管有单层或多层石墨层卷曲而成,其结构类似于石墨(如下左图),每个碳原子通过 ? 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
?
(4)铁元素应用广泛,Fe2+与KCN溶液反应得Fe(CN)2沉淀,当加入过量KCN溶液时沉淀溶解,生成黄血盐,其配离子结构如上右图。
①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1molCN-中键数目为?。
②上述沉淀溶解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10分)(1)[CoCl2(NH3)4]Cl(2)Fe3O4(3)sp2?(4)①2NA
② ?(各2分)
本题解析:(1)1 mol该配合物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1 mol AgCl沉淀,这说明该配位化合物中有1个氯离子不是配体。又因为Cr是+3价的,则氯原子的购书是3个,由于配位数是6,所以化学式应该是[CoCl2(NH3)4]Cl。
(2)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知,离子型氧化物MnO2和Fe3O4及Cr2O3中金属阳离子含有的未成对电子分别是3、14/3、3,所以磁性最大的Fe3O4。
(3)石墨是层状结构,所以每个碳原子通过sp2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
①CN—与N2结构相似,氮气中含有三键,有2个键,所以1molCN-中
键数目为2NA。
②根据结构式可知,分子中含有配位健,且配位数是6,所以沉淀溶解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Fe(CN)2+4KCN=K4Fe(CN)6。键的判断和有关计算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解题能力和方法的培养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利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如图所示,直线交点处的圆圈为NaCl晶体中Na+离子或Cl-离子所处的位置。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排列的。
(1)晶体中,在每个Na+离子的周围与它最接近的且距离相等的Na+离子共有?个。
(2)已知食盐晶体的密度为2.2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为?cm。计算过程如下:
?
?。
参考答案:12? 4×10 -8cm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最近发现一种由钛(Ti)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如图所示,顶角和面心的原子是钛原子,棱的中心和体心的原子是碳原子,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Ti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6分)观察下列部分图形,并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由金刚石晶体结构和晶胞图知,金刚石是原子晶体,晶体中碳原子取?
杂化轨道形成σ键,每个晶胞中含碳原子数为?个。
(2)白磷分子(P4)中键角为?,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每1mol白磷分子含?mol P-P共价键。若将1分子白磷中所有P-P键打开并各插入一个氧原子所得氧化物的分子式为?,若每个P原子的孤对电子再与氧原子配位,就可得到磷的另一种氧化物?(填分子式)。
(3)由SiO2晶体结构知SiO2晶体是?晶体,每1mol SiO2晶体含?mol Si-O共价键。
(4)已知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如图)但CaC2晶体中哑铃形C22-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则CaC2晶体中Ca2+配位数(C.N)为?。C22-与O22+互为等电子体,O22+的电子式为?,1molO22+中含π键数目为?。
(5)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都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的原子晶体。其中含有20个等边三角形和一定数目的顶角,每个顶角各有一个原子,观察图形回答。这个基本结构单元由?个硼原子组成,共含有?个B-B键。
(6)若测得mg NaCl固体的体积为Vcm3,已知NaCl晶体中,靠得最近的Na+、Cl-间的距离为a cm,则阿佛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为?。
参考答案:(16分)(1)SP3,???8?。
(2)60°, ?正四面体,6 ,?P4O6,???P4O10? .
(3)原子,? 4。
(4)? 4 ?、??、? 2NA个?。
(5)? 12?、 30??。
(6)??。(除(6)2分,其余每空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2分)已知:G、Q、R、T、X、Y、Z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G的简单阴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Q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T2R的晶体类型是离子晶体,Y原子基态3p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其单质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在元素周期表中Z元素位于第10列。
回答下列问题:
⑴Z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⑵X以及与X左右相邻的两种元素,其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⑶QR2分子中,Q原子采取?杂化,写出与QR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
⑷分子式为Q2G6R的物质有两种,其中一种易溶于水,原因是?;T的氯化物的熔点比Y的氯化物的熔点高,原因是?。
⑸据报道,由Q、X、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晶体具有超导性,其晶体结构如图所示。晶体中距每个X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Q原子有?个。
参考答案:⑴1s22s22p63s23p63d84s2?⑵Na<Al<Mg?⑶sp? N2O(或CS2等)
⑷该物质分子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B、D的固态氯化物分别属于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一般高于分子晶体
⑸2
本题解析:根据元素的结构及其性质可知,G、Q、R、T、X、Y、Z分别是H、C、O、Na、Mg、Si、Ni。
(1)根据构造原理可知,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84s2?。
(2)镁自由相邻的是钠和铝,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小。由于镁原子的3s轨道电子是全充满状态,稳定性强,第一电离能大于铝的,所以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a<Al<Mg。
(3)CO2是直线型结构,碳原子是sp杂化。价电子和原子数分别都相等的是等电子体,所以和CO2互为等电子体的是N2O。
(4)乙醇分子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且乙醇是极性分子,乙醚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乙醇易溶于水。氯化钠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四氯化硅形成的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一般高于分子晶体。
(5)根据晶胞可知,晶体中距每个X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Q原子有4÷2=2个。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