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1 01:56:29
1、简答题  把5.4g铝放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计算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以及生成H2的体积(标况).
参考答案:5.4gAl的物质的量为5.4g27g/mol=0.2mol,
令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xmol,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
2Al+2NaOH+2H2O═2NaAlO2 +3H2↑
2mol 2mol3mol
0.2mol xmolymol
所以,x=0.2mol,y=0.2mol×3mol2mol=0.3mol
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为0.3mol×22.4L/mol=6.72L,
答: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为6.72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①2NaI+MnO2+3H2SO4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将51.2 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 m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两种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则NaOH的浓度为
A.2mol/L
B.1.8mol/L
C.2.4 mol/L
D.3.6 mol/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n(Cu)=" 51.2" g÷64g/mol=0.8mol,由于Cu是+2价的金属,所以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n(e-)=0.8mol×2=1.6mol;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硝酸变为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由于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 m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两种盐溶液,在Na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与硝酸中N的化合价相同,所以产生NaNO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就是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n(NaNO2)×2=1.6mol,n(NaNO2)=0.8mol.根据元素守恒可知n(NaOH)= n(NaNO2)+ n(NaNO3)= 0.8mol+0.2mol=1mol,所以c(NaOH)=1mol÷0.5L=2mol/L,选项是A。
考点:考查守恒方法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中的应用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B.Na2S的电子式:
C.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l
D.Mg5(Si4O10)2(OH)2·4H2O的氧化物形式:5MgO·8SiO2·5H2O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应表示为
;B项,Na2S的电子式应为
;C项,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根据相关的化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于水中存在氢键,所以稳定性:H2O>H2S
B.由于二氧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的大,所以沸点:SiO2>CO2
C.若A2 + 2D— ="=" 2A— + D2,则氧化性D2>A2
D.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离子半径R2—>M+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氢键不是化学键,一般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而不能物质的稳定性。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系,A不正确;二氧化硅形成的晶体是原子晶体,而CO2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所以二氧化硅的熔沸点高于CO2的,B不正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则如果A2 + 2D—=2A— + D2,则氧化性A2>D2,C不正确;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一定是R的小于M的,在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条件下,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即离子半径R2—>M+,D正确,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重要的考点,试题针对性强,贴近高考。试题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