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1 01:38:34
1、选择题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为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如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图乙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水得到了循环使用
B.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0.56 L O2(标准状况下)
C.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
D.图乙中电子从c极流向d极,提供电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图甲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图乙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水得到了循环使用;B项,a极产生的是H2;C项,c极是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O2+4H++4e-=2H2O;D项,图乙中电子从d极流向c极。
点拨:本题考查新型燃料电池,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电解质溶液Y是?。
(2)银电极为电池的?极。
(3)盐桥中阳离子向?移动(填“左 ”或“右”)。
(4)外电路中电子是从?(填电极材料名称,下同)电极流向?电极。
参考答案:(1)铜;AgNO3溶液(2)正(3)右(4)铜,银
本题解析:根据总反应式可知,图中一个简单的铜-银原电池构造,所以铜失电子做负极,X电极材料为金属铜;银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银做正极,相应电解质溶液为AgNO3溶液;由于左边有大量Cu2+ 生成,所以为保持左边溶液电中性,会吸引盐桥中的阴离子向左移动;而相反右边电极Y有大量Ag单质析出,Ag+ 大量减少,会使盐桥中阳离子往右移动,而由铜失去的电子从外电路转移给银电极。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B.氢离子在铜表面被还原,产生气泡
C.锌片是负极,其质量逐渐减少
D.溶液中阳离子向铜片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该装置是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
A.电流从铜片沿导线流向锌片,故A错误;
B.正极铜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氢气,故B正确;
C.该原电池中,锌是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加入溶液,所以锌质量逐渐减少,故C正确;
D.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铜片方向移动,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室温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0.1 mol·L-1NaOH溶液过程中的pH变化
B.T℃时,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时NO2的体积分数
(NO2)随压强P的变化如图②所示,则A点的颜色深,B点的颜色浅
C.图③表示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2和B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2A2(g)+B2(g)2C(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由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量
D.图④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气体M存在如下关系xM(g)Mx(g),t1时刻,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 mol M,重新达到平衡时
将增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当邻近终点溶液的pH会发生突变,A不正确;B、根据图像可知,A点到B到相当于是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颜色是先变深后变浅,但仍然比原来深,B不正确;C、根据图③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由于容器是绝热的,这说明反应中温度是升高的,因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不正确;D、t1时刻,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 mol M,则相当于是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重新达到平衡时将增大,D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