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1 01:26:39
1、选择题 某溶液中Cl-、Br-、I-三者物质的量之比是2∶3∶4,通入一定量的Cl2,该比值为1∶1∶1,则反应的Cl2和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2
B.1∶4
C.1∶6
D.1∶8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已知还原性I->Br->Cl-,反应后I-有剩余,说明Br-浓度没有变化,通入的Cl2只与I-发生反应,根据反应的方程式2I-+Cl2=2Cl-+I2计算。设原溶液中含有2molCl-,3molBr-,4molI-,通入Cl2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1:1:1,则各离子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Cl-,3molBr-,3molI-,Cl-增加了1mol,则需0.5molCl2,则通入的Cl2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物质的量的1/8,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反应K35ClO3+6H37Cl=KCl+3Cl2↑+3H2O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KCl中含有35Cl
B.生成物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3.3
C.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e-
D.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反应K35ClO3+6H37Cl=KCl+3Cl2↑+3H2O中K35ClO3为氧化剂,H37Cl既作为酸性又作为还原剂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5,所以
A错,KCl中一定不含有35Cl;B正确,在生成的3mol氯分子中有5个氯为37Cl,有1个氯为35Cl,则生成物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3.3;C错,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5e-;D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 HClO3 = bO2↑+ c Cl2↑+ d HClO4 + e 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HClO3>O2
B.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lmol混合气体质量为45g,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3HClO3 = 2O2↑+ C12↑+ HClO4 + H2O
C.由非金属性Cl>S,可推知酸性HClO3>H2SO4
D.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0e-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由于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HClO3,氧化产物是O2,所以氧化性HClO3>O2,正确;B.n(O2):n(C12)=2:1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2×32+71)-45g/mol,所以此时分解反应的方程式是:3HClO3 = 2O2↑+ C12↑+ HClO4 + H2O,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Cl>S,所以可推知酸性HClO4>H2SO4,错误;D.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该反应方程式是:8HClO3 = 3O2↑+ 2C12↑+ 4HClO4 + 2H2O,根据方程式可知:每有8mol的HClO3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0NA。则每8个HClO3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是20e-,正确。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的比较、方程式的配平、物质酸性比较及电子转移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已知:(1)H2S+I2=2H++2I—+S?;(2)H2SO3+2H2S=3S?+3H2O;(3)2I—+Br2=2Br—+I2;(4)H2SO3+I2+H2O=H2SO4+2HI 。则Br—、I—、H2S和H2SO3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H2S>H2SO3>I—>Br—
B.Br—>I—>H2SO3>H2S
C.H2SO3>H2S>Br—>I—
D.I—>Br—>H2S>H2SO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由⑴H2S>I—⑵H2S>H2SO3⑶I—>Br—⑷H2SO3>I—,纵上所述A正确,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已知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I2+SO2+2H2O=H2SO4+2HI,判断下列物质的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I->Fe2+>Cl->SO2
B.Cl->Fe2+>SO2>I-
C.Fe2+>I->Cl->SO2
D.SO2>I->Fe2+>Cl-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剂得电子后的还原产物,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但其还原性小于反应物中的还原剂。由此可知,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判断还原能力强弱:由反应①可知:I->Fe2+,反应②可知:Fe2+>Cl-,反应③可知:SO2>I-。综合可得物质的还原能力:SO2>I->Fe2+>Cl-。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