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试题《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六)

时间:2017-11-11 01:04: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实验室制取乙烯和石油分馏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容器(烧瓶)加入少许碎瓷片防止暴沸
B.都用到了冷凝管
C.都用到温度计,且温度计的位置相同
D.都是属于化学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反应容器(烧瓶)加入少许碎瓷片防止暴沸,A正确;在制取乙烯的实验中不需要冷凝管,B不正确;C不正确,制备乙烯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到溶液中,石油分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出口处,C不正确;分馏是物理变化,D不正确,答案选A。
点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所以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mL待测硫酸配制100 mL稀H2SO4溶液。以0.14mol/L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2SO4 25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mL,其操作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稀H2SO4 25.00 mL,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指示剂。
B.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用标准溶液润洗2-3次。
C.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 “0”或“0”刻度线以上。
D.调节液面至 “0”或“0”以下某一刻度,记下读数。
E.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
②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③在F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2)该滴定过程中,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①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中混有Na2CO3杂质
②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③ 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④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⑤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未充满溶液?
⑥滴定中不慎将锥形瓶内液体摇出少量于瓶外
(3)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保留2位小数)


参考答案:⑴ ①?B C E D A F②酚酞
③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⑵①④⑤?⑶4.20


本题解析:(1)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为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用标准溶液润洗2-3次,再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 “0”或“0”刻度线以上,再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然后调节液面至 “0”或“0”以下某一刻度,记下读数,接着移取稀H2SO4 25.00 mL,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指示剂,最后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②该滴定实验是用碱滴定未知浓度的酸,所以应选用的指示剂为酚酞;③确定终点的方法为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该滴定过程中,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中混有Na2CO3杂质、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未充满溶液 ,所以答案选择①④⑤ ,②⑥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③不会影响测定结果;(3)以0.14mol/L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H2SO4 25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mL,根据cV=c1V2可以得到,0.14×15=c1×25×2,所以c1=0.042mol/L,即稀释后的硫酸为0.042mol/L,所以稀释前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1×100/1=4.20mol/L。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学的经典实验—酸碱滴定,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该题考查都是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及计算,本题难度适中。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A.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氯气有毒,属于酸性气体,能和弱碱性的肥皂水反应,故A正确;B、金属钠能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一般用沙土覆盖,故B错误;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布擦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故C错误;D、不能将废液随便倾倒,要放在回收桶中,集中处理,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I :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由慢变快,再变慢
B.实验II :滴加几滴浓H2SO4后,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
C.实验III:由该实验可以验证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D.实验IV:能验证AgCl沉淀可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实验I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草酸的还原产物Mn2+能做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但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又变慢,A正确;B、实验Ⅱ中铬酸钾溶液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72-(红色)+H2O,浓硫酸溶于水,增大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B正确;C、由于实验III中两个试管中均加入了催化剂,所以由该实验不能验证催化剂的催化效果,C不正确;D、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然后向沉淀中加入硫化钠溶液,又可以生成黑色沉淀,因此实验IV能验证AgCl沉淀可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D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有些药品因长期存放时密封不严,瓶内逐渐聚集少量液体,以下药品中有可能出现此现象的是……(?)
A.无水硫酸铜
B.红磷
C.Na2CO3·10H2O
D.生石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红磷具有极强的吸湿性,吸湿后形成悬浊液(并非溶解)。无水硫酸铜在空气中可以吸水,但仅仅到生成五水硫酸铜为止,不能形成溶液。十水碳酸钠在空气中非但不能吸水,而且很容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以碳酸钠的形式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生石灰可以吸水,但也不能在空气中形成溶液。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